今年3月16日,马云在德国CeBIT上展示蚂蚁金服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技术,随后A股市场“人脸识别”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炒作题材,其中佳都科技股价更是一个月翻番,川大智胜、欧比特、汉王科技等题材股同样受到资金的大肆炒作。
为何人脸识别会突然爆发,该行业又具有多大空间,A股公司又是怎样参与到产业链当中的?
巨头齐攻人脸识别
马云在德国演绎人脸识别,彻底把人脸识别推入了大家的眼球。实际上,包括BAT在内的巨头都是人脸识别的大玩家,阿里内部有个“柒车间”,专门研究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以用于其支付等金融体系,腾讯财付通最近也宣布和公安部合作利用人脸识别,很有可能未来用在微众银行上,百度更不用说,从谷歌挖来了谷歌大脑创造者之一吴恩达,并宣称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超越谷歌。网易也在核心产品邮箱上率先提供了人脸识别安全系统。
除了国内互联网巨头外,国外巨头动作更早,支付巨头PAYPAL去年上线了人脸识别支付系统,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而FACEBOOK、GOOGLE也相继通过收购强势介入该技术领域。
技术已达推广临界点
资金疯狂追逐人脸识别概念股的背后,是产业界对该项技术已经达到了广泛应用临界点的共识。
“数据和算法是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当前都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有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首先是构建一个人脸DNA库,将此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样本库越大,训练出来的模型精度越高;其次是构建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首先是技术上出现了人脸识别超肉眼识别的临界点。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领导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组研发的DeepID深度学习模型,在LFW(LabeledFacesintheWild)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而同等情况下人用肉眼在LFW上的识别率为97.52%。其次,互联网金融等新领域的应用打开了人脸识别的市场空间。
在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中,面部解锁、上班打卡、机场安检等一些场景被不断尝试,其中互联网金融成为人脸识别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约16.7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亿元。兴业证券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脸识别技术的入口价值不可低估,其安全性、便利性和唯一性使其有望成为人与网络的链接桥梁,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人脸识别的市场规模将大概率远超人们的预期。
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在A股上市公司,佳都科技、川大智胜等公司近期相继发布了与人脸识别相关的公告,其中佳都科技在3月份与中山大学信息学院签署《共建“视频图像智能技术联合实验室(二期)”协议》,并在4月份对云从信息进行投资,而云从信息致力于研发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算法级产品,拥有相关核心理论体系和核心技术,其算法和技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佳都科技深耕金融行业领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产品方案一旦实现,有望在互联网金融等诸多场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其向互联网金融进军的重要一步。”有业内人士对此评价。
川大智胜近期公告,公司成功研发了一项三维人脸识别新产品,该产品于4月8日~9日参加了深圳2015年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展示。公司正计划将新产品在金融、社保、公共安全、信息安全、智能门禁和智能家居等行业进行试用。实际上在2013年初,公司就开始投入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在当年的中报中,公司也重点提到高端安防领域对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需求。
此外欧比特收购铂亚信息,该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生物特征识别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产品开发机市场推广,其在公安部门已构建的省级人脸识别数据库中市场占有率为50%。
除上述公司外,汉王科技不仅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嵌入式人脸识别系列,还推出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识别安防门禁系统产品——“汉王人脸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