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互联网女皇"2012-2015互网趋势报告

(来源/网络智酷 文/段永朝)

2015年5月27日,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如期发布了最新版的《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一年,是玛丽·米克任职摩根斯坦利以来,连续每年发布互联网趋势报告以来的第20个年头,对玛丽·米克、也对全球互联网界,意义非凡。先此向这位传奇女皇致敬!

2012-2015年间,一共有5份玛丽·米克的《互联网趋势报告》发表,分别在2012年5月30日(D11会议发布,122页);2012年12月3日(在斯坦福大学发布,89页);2013年5月30日(D11会议发布,117页);2014年5月28日(D11会议发布,165页),2015年5月27日(197页)。每年5月底,是玛丽米克发表报告的“正日子”。

以上5份报告,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Re-Imaging(重新构想)”,这是玛丽米克转投KPCB之后,逐渐形成的风格,也是近年来玛丽·米克重量级报告的灵魂,值得细细品味、咀嚼。

一、重新构想

贯穿“重新构想”这一主线的,是作者每年都会提到(并逐年赋予新意)的生活方式、教育、医疗、金融服务四大领域(2015年报告基调有所不同,后面细说)。每份报告,作者都会提到数十家公司,且部分公司出现的频度还比较高(除了Facebook /Twitter /Google /Apple /Amazon等老牌公司外,还有大量新兴企业),值得深入研究(如Waze /Lending Club /Airbnb/Uber/Quirky/Netflix/Path 等)。

对比这5份报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玛丽·米克其实对“重新构想”也有一个逐渐条理化的过程。比如2012年5月份的报告,基本是“罗列式”(48个之多),只是提出了一个公式来解释“重新构想”:新设备+互联+用户界面+美学。

到2012年12月份,这一公式得到延续,但作者针对公式中的这四个单项,分别举出例证;并提出“分享经济”来支撑这一公式(分享经济同样是2012-2013年度互联网领域的重要概念),继而提出9个轻资产代替重资产的“重新构想”模式,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6大“消费空白”。

2013年5月份的报告,是一份颇具历史感的报告。作者的视野投向中国,提出“向中国学习”的口号,2014年延续了这一提法。在这份激情澎湃的报告中,作者将更多的细节放在了附录中,集中力量罗列了运动/图书/音乐/艺术/设计与灵感/声音/新闻与政治/产品研发/家居装饰等9个卓有成效的重点领域。

2014年5月的报告在风格上又有较大的变化。作者提出“重新构想”的5大领域:APP、发行/渠道和内容、日常生活、数字货币、垂直产业。这份报告用“大数据”重新梳理了往年提到的部分应用,并增加了新的事例,归纳为数据驱动下的6大趋势。

2015年5月发布的报告,从时间上契合玛丽·米克发表报告20年,她自然用一些篇幅讲述20年变迁。有3个数据:全球网民数量(3500万28亿)、手机用户数量(8000万52亿)、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前15家市值总和(170亿美元2.4万亿美元)。对中国而言,一个有意义的数字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前15强,美国是11家,其余4家来自中国;20年前,美国占13家,中国为0。

从整体风格上,2015年报告似乎回到了2013年的版本,一个是用较大的篇幅谈中国。中国是互联网界无法忽视的一支力量(见p.150-p.163);印度作为新兴的第二大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作者将微信红包、“穹顶之下”网络传播,以及滴滴/快的、赶集/58合并等,作为反映中国互联网创新活力的典型例证。另一个,作者罗列了14个方面的“重新构想”,并举例说明。

2015年报告令人兴奋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对美国互联网千禧一代的分析;另一个是在分析20年巨变中,特别指出监管焦点的变化。这两点都值得中国互联网界深入思考。

玛丽·米克的报告中,会有很多公司是重复出现的。这种重复也并非毫无意义的选择需要反复对比、研读。值得特别关注的案例有:Airbnb /Uber /Square /Lending Club /Coursera /Netflix /Quirky /Houzz/Kickstarter /DocuSign /Strip / StubHub/Intercom等(前三个案例,似乎颇受作者青睐,每年都不落榜)。

粗略统计,5份报告合计提到约180个创新产品/公司案例。

下面简述5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5年报告简述

2012年5月30日报告最重要的结论是——新设备+互联+用户界面+美观重新发明一切(包括人类生活和行为习惯)。

2012年报告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玛丽·米克一口气列举了48个“重新构想”的领域和应用(最后一个是个幽默,呵呵),每一个后面都跟着一个、或者几个样板企业、产品的名字(包含65个产品/公司),它们是——

1. 记录信息的改变,从传记+展览到时间线(Facebook)

2. 新闻的改变(Twitter实时新闻)

3. 对笔记方式的改变(Evernote)

4. 绘画方式的改变(Paper by Fiftythree)

5. 对摄影方式的改变(Instagram)

6. 对日记方式的改变(Path)

7. 杂志的改变(Flipboard)

8. 对书籍的改变(Kindle/iBooks)

9. 音乐的改变(Spotify)

10.对录音方式的改变(SoundCloud)

11.演唱会的改变(Tupac@Coachella)

12. 对视频方式的改变(Youtube/Netflix)

13. 对视频制作方式的改变(SocialCam/Viddy/GoPro)

14. 名人出镜方式的改变(GBTV-Digital)

15. 家庭娱乐的改变(Chill)

16. 电视的改变(Youtube/Bleacher Team Stream)

17. 交流通信的改变(Voxer)

18. 导航与实时路况的改变(Waze)

19. 体育信息的改变(Bleacher Report)

20. 对家居设计的改变(One Kings Lane/Houzz)

21. 打车方式的改变(Uber)

22. 汽车的变革(Hybrid/Electric Cars)

23. 黄页的变革(Yelp)

24. 优惠券和本地服务的改变(Groupon)

25. 快餐方式的改变(Kogi Food Truck)

26. 收款机的改变(Square)

27. 橱窗购物的改变(One Kins Lane/Fab)

28. 跳蚤市场的改变(Esty)

29. 生产制作的改变(Zazzle/Shapeways)

30. 个性化服务的改变(Zaarly/TaskRabbit/Fiverr)

31. 筹集资金的改变(Kickstarter)

32. 借贷方式的改变(Lending Club)

33. 工作方式的改变(Saleforce/Yammer/Jive)

34. 招聘雇佣方式的改变(LinkedIn)

35. 会议方式的改变(Affectiva)

36. 数据存储的改变(SOON)

37. 签名的改变(DocuSign)

38. 医疗方式的改变(ZocDoc/Teladoc)

39. 学习方式的改变(iPad)

40. 游戏的改变(Xbox Kinect)

41. 教育方式的改变(Codecademy/Coursera/Khan Academy)

42. 奖励回报方式的改变(Klout/Foursquare/Zynga)

43. 政府补助方式的改变(一切移动终端)

44. 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变(Instagram)

45. 犯罪警示方式的改变(SFPD/CrimeMapping)

46. 室内恒温方式的改变(NEST)

47. 寻找宠物方式的改变(Internet-Enabled/GPS TrackingPet Collers)

48. “喂养方式的改变”(FacebookBews Feed/Ticker/Twitter Feed)

2012年12月3日报告,是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这份报告延续了半年前报告的风格,继续分析“重新构想”带来的影响。另外一个亮点,是提出“分享经济”的兴起。

重新想像:新设备+互联+用户界面+美学

新设备的重新想像,包括:计算设备/用户界面/操作系统

互联网的重新想像,包括互联方式(比如美国移动电话2002年全面超越占据美国通信生活125年之久的固定电话),知识生产(比如2012年,有244年出版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终止纸质版)。

用户界面和美学的重新想像,包括以下20项内容——

1. 摄影(Instagram/Camerat)

2. 导航(Waze)

3. 新闻和信息流(Twitter)

4. 笔记(Evernote)

5. 文档和文件夹(Dropbox/Box.net/Google Drive/Apple iCloud/MS SkyDrive/Amazon ClodDrive)

6. 内容组织和心愿单(Evernote)

7. 杂志(Flipboard)

8. 收银机(Square)

9. 资金借贷(Lending Club)

10.创意融资(Kickstarter)

11.招聘(LinkedIn)

12.产品设计(Quirky/Gumrod)

13.签名(DocuSign)

14.数字产品销售(Nike+/JawboneUP)

15.门锁(Lockitron)

16.恒温器(NEST)

17.教育(Codecacdemy/Coursera/Khan Academy)

18.学习(所有移动媒体)

19.“玫瑰碗”(橄榄球迷的三块屏)

20.数据(两个趋势:从大到更大/帮助你我他:Waze/JawboneUP/Yelp/Bluetooth/WIFI)

在轻资产方式带来的“分享经济”变革方面,作者列举了9个方面——

1. 生活方式:空间/时间/金钱的转变

2. 音乐(Spotify/Pandora/iTunes)

3. 视频(Youtube/Netflix)

4. 酒店(Airbnb/OneFinestay/CouchSurfing)

5. 出行/驾车(ZIPCAR/Uber/Hailo)

6. 服务(Zaarly)

7. 教科书(Chegg)

8. 钱包(Square/Paypal)

9. 招聘(oDesk/Freelancer/onforce)

作者认为,消费领域尚存在6大“空白领域”(这6个“空白”中的两个:“教育和医疗”,是2014年5月报告重新强调的,也是近两年投资界、企业界热点频出的领域)——

1. 耳朵和身体(Spotify/SoundCloud/Jambo/UP)

2. 汽车(美国1.44亿人每天平均话费在汽车上的时间52分钟)

3. 电视(美国人每天话费在电视上的时间3小时;5000万家庭拥有互联网电视)

4. 钱包(美国人拥有6亿张信用卡)

5. 教育(美国人每年话费在教育方面达1.1万亿美元)

6. 医疗(美国人医疗话费每年2.6万亿美元)

2013年5月30日的报告亮点颇多:一个是作者拉大了分析的视角,导入历史维度;另一个是第一次提出“向中国学习”的口号;再一个就是延续前两次演讲的主线,继续渲染“重新构想”的提法,并认为“重新构想与实践正在加速”。

作者以两幅图片和两幅漫画的对比,凸显了这一划时代变化的特征:

1990年与2010年,两场演唱会现场对比,牵着挥舞的手臂和后者高举的智能手机和iPad

1993年著名的一幅漫画: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013年的一幅漫画:互联网上,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

作者认为,在过去5年里,人们创造和分享的信息增长了5倍,主要以照片/视频/声音/数据的形式展现。移动互联网仍然在迅猛增长,“我们刚刚开始理解智能手机”,以及接下来的平板电脑。

作者预言,接下来这一波浪潮将与可穿戴/智能驾驶/智能飞行/扫描(二维码)技术相衔接,并引爆新的浪潮。

作者提出“向中国学习”的口号,基于“市场体量+创新活力”的理由(2014年报告)。

2013年1月,中国移动用户超越美国,达到2.5亿户;阿里巴巴交易额超过eBay+Amazon,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人在互联网+移动终端上话费的时间大大超过美国(同时在电视上话费的时间少于美国)。

微信、京东、打车软件和微博,是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应用

作者引用一张跨越近200年的世界GDP占比的图标说明,曾经在1820年雄踞世界GDP占比33%的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跌落到2%的水平,而在2010年达到15%。

与此相对比,欧洲在1820年时GDP占比为27%,1900年达到顶峰接近40%,2010年则为16%。美国在1820年世界GDP占比仅为2%,二战后达到短暂的顶峰35%,随后在过去60年里保持平均25%的水平。但在本世纪开始,逐渐跌落到2010年的19%。

作者在最近几年的报告中,都会花一定的篇幅讨论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创新活力、高科技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她在2012年5月的报告中曾谨慎地发问:美国这一波高科技浪潮虽然令人鼓舞,但它是泡沫吗?2013年5月的报告中,除了提出向中国学习之外,还认为美国的信心在恢复,但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却是二战以来最大的。2014年的报告则对美国巨大的熟练技术人才的巨大缺口表示担忧(祥见报告原文)。

在这期充满历史感的报告中,作者回顾了互联网20年,特别911之后的10多年里,一些基本面的变化:计算不再是问题;社会化连接热潮;虚拟金融的快速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发达国家失业问题和增速放缓。这里引用一句原文:TurningPassion Into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