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要加出更多马++

  继超级电视之后,乐视最近又推出了超级自行车,最高售价39999!听这名字挺酷炫,看这价格也挺吓人。广告做到这个份上,超级自行车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唬住了你。不过在发布会现场体验区,媒体眼前只有自行车的各个配件,实物却被高高挂在了墙上。

  说到车, 想必大家还记得前些日子游侠曾发布过它的首款电动汽车, 颜值很高,技术也很赞,但还是被机智的网友一眼看穿:所有技术数据都没有实测过,而是靠推理出来的理论值,这是要用PPT造出中国的特斯拉来?

  其实像这类靠新概念包装的案例并不在少数,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词流行起来后,你要是不说你的产品和互联网有关系,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一股“不上网就会死”的焦虑弥漫在整个社会中,连门口卖煎饼的都搞起了众筹、开发了APP。“互联网+”真有大家说得这么神奇?到底哪些行业加到互联网上是如虎添翼,哪些是狗尾续貂?新概念被神化的背后又会带来哪些风险?带着这些疑问,观察者网专访证券之星网站总编辑江南,来听他聊聊互联网创新那些事儿。

  “互联网+”神话是为成功者树碑立传

  观察者网:简单来说,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但也有个现象,很多行业借用新概念搞噱头,比如用互联网+的概念做抗衰老辣椒酱项目、卖保险套等等,美其名曰这是创新。您长期关注互联网行业,怎么看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概念的流行?

  江南:互联网成功地整合了不少传统行业,使之效率提升并惠及更多的普通人,这是“互联网+”兴起的基础,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新概念被一定程度上滥用了,一个首要的目的当然是圈钱,尤其是一些创业者,即便他自己内心可能并不这么认为,但不加这个概念说自己是搞创新就很难。现在哪怕说你的创业项目是和PC结合都不行,必须是无线的、是O2O的,要不然没人给你钱。

  我知道一个案例,有一位互联网创业者最近三年里创过两次业了,每次都是用互联网整合一个行业,而且设计了一条在PPT里看起来非常完美的链条,比如搞互联网牙医、互联网租售电动车,看上去挺牛的,每次都能成功拉到三五千万的投资。这个家伙就是特别能包装概念,给员工的年薪也很高,当然给自己更高。一个项目最多存活七八个月,很快就失败了,他也知道这个东西死得很快,互联网人追求的就是速度,弄笔钱烧一下,烧起来了当然更好,烧不起来就算了。当然虽然每次创业都失败,但他自己赚了不少钱。

  

云计算

 

  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巨大影响

  观察者网:那么,这种借助“互联网+”概念的营销为什么能够成功?

  江南:其实像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这些新概念,一般人能说清楚的没几个,一般行业数据能读懂的也没几个,比如说所谓的百度搜索大数据,百度内部也许也就三四个人真的彻底懂。利用民众的知识空白,再加上商业包装,这是神话的第一步。

  第二,有些神话故事是因为概念不清,比如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其实是两码事儿。云计算是一种硬件组织模式,发展起来需要极大的资源和技术能力甚至要靠国家层面的扶持,比如浪潮信息、网宿科技这些公司,一般老百姓创业也说云计算,但你手里头掌握不了上万台服务器怎么搞云计算?也就是把所谓“众包服务”吹成“云”罢了。

  云计算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潮流,原来大家提高计算速度主要是靠单台计算机的效率提升,这方面以超级计算机为代表,云计算走另一种模式,通过把全世界单独闲置的计算机组合起来,按照某种程序让它们分头计算就可以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之一,比如万众创业全民创新就取代了过去只有科研院所独立搞科研的模式,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只有这一种发展模式,高精尖的科研院所、国家扶持的大型试验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创新驱动。

  第三,新概念之所以成功,还和所谓的“成功者叙述模式”有关。任何宏大叙事的本质就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把成功归结于某一件事情上。比如吴晓波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政商博弈,或者吴思说的一切都是因为潜规则,他们是一种概括,便于阅读理解,但便于传播的结果就是把事情也简单化了,尤其是通过鸡汤工作者的传播。这不过是在为成功者树碑立传,互联网+的流行也是这样。就拿阿里巴巴的例子来说,马云成功的经验有很多,失败教训也不少,虽说是电商,早期也离不开人肉一单一单去拉商户,但传播起来,一般人就觉得似乎阿里完全靠互联网的大数据取得了成功。其实阿里的技术能力并不强,它是靠收购万网、恒生这些公司发展起来大数据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