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业务趋于成熟后探索新市场,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这已成为近期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潮流。在美国,谷歌本周宣布重组,成立伞形公司 Alphabet,独立于核心搜索业务去发展智能家居产品、无人驾驶汽车,乃至长寿科技。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同样也在“不务正业”。在周三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除了核心电商业务之外,阿里巴巴给予了云计算业务浓墨重彩的介绍。
业务线另辟蹊径
这已是阿里第二次在财报中单列阿里云的收入,而阿里云在财报中的频频现身也有着稳定的业绩支撑。第二季度,阿里云营收 4.85 亿元人民币,同比翻番,成为阿里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中国电商市场早已成为“红海”,淘宝和天猫正面临激烈的竞争,阿里第二季度 GMV(销售总额)的同比增幅充分反映了这一现状。与之相比,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2014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规模同比增长达到 61.9%。
阿里并非关注云计算的唯一一家互联网巨头。亚马逊近期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表现强劲,同比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 9200 万美元。而出人意料的是,该季度 AWS 云计算业务的运营利润高达 3.91 亿美元。换句话说,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已经强大到可以用盈利去补贴其他业务的亏损。
软件巨头微软更是举全公司之力,从传统软件销售向云计算业务转型。这一方面包括“软件即服务”的 Office 365,另一方面也包括公有云 Azure。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微软高管多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描绘云计算业务的美好前景,以及云计算如何驱动公司的转型。不过,微软更多地突出一站式解决方案,即对公有云、云计算软件,以及本地服务器产品的整合。
除亚马逊和微软之外,谷歌和 IBM 同样也在发力云计算市场。
为何是云计算
除了微软和 IBM 这些企业 IT 提供商之外,亚马逊和阿里这样的电商公司为何也对发展云计算“副业”情有独钟?
首先一点在于,企业云计算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科技公司的应用开发正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在美国,当我们使用 Reddit、Airbnb 和 Flipboard 等热门应用时,我们不会注意到这些服务的后端正是运行在 AWS 之上。而在国内,微博、快的,乃至官方的 12306 都或多或少地基于阿里云去开发。
软件和应用后端从本地服务器转向云计算将带来更好的灵活性,便于扩容及性能优化。对小型创业公司而言,利用“基础设施即服务”也将帮助它们“降本增效”。因此,市场研究公司 IDC 预计,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到 2018 年将达到 20 亿美元。
而对亚马逊和阿里等大型电商公司而言,云计算平台能反哺电商业务,起到加速器的作用。相对于 eBay 等竞争对手,云计算平台给亚马逊带来了网站技术优势。例如,在流量高峰时间段,例如“黑色星期五”大促期间,亚马逊将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去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丰富的计算资源也意味着亚马逊有能力迅速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市场。而对于阿里,无论是支持“双十一”购物节,还是开拓电商平台支撑规模更大的零售商业,阿里云都将成为关键的助力。
下一步:分拆上市?
无论是亚马逊 AWS 还是阿里云,在取得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业务未来是否会分拆上市都是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实际上,在华尔街投行的眼中,AWS 分拆上市早已被列为亚马逊的股价催化剂之一。2013 年,麦格理资本在研报中指出,如果将 AWS 作为独立公司,那么估值可达 190 亿至 300 亿美元。而按照最新业绩数据,以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Salesforce 的市售率 8.9 倍为参考,AWS 的市值至少达到 530 亿美元。
由于国内公有云市场起步较晚,成长空间巨大,阿里云的情况更乐观。今年第二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速达到 106%,超过了 AWS 的 86%。美国投行 SunTrust 预计,到 2018 年,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营收将达到 12 亿美元。以当前增速来看,AWS 和阿里云未来将成为对标甲骨文、SAP 和 EMC 等企业计算大厂的公司。
谷歌近期的重组给 AWS 和阿里云的未来提供了可能的模板。在伞形公司 Alphabet 之下,核心的搜索、广告、YouTube 和 Android 业务构成了新谷歌,而专注于智能家居的 Nest、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 Google X、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 Calico 和 Life Science,以及投资业务谷歌风投和谷歌资本将形成矩阵式的子公司群。这些子公司有着更大的独立性,而彼此之间仍可以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谷歌已经暗示,某些子公司未来可以单独上市,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价值。同样的模式也被美国老牌互联网集团 IAC 成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