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家居作为核心应用之一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在前不久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通信、制造、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展示了相关技术及应用,将智能家居推至万物互联大背景下的“强力风口”。理想是否真的已经照进现实?智能家居是否真如看上去的那般美好?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期许,我们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
20年沉寂 一朝崛起为哪般
记者:中国人对家庭生活的重视毋庸置疑。这几年,智能家居一时成为各大论坛、展会的焦点,运营商、通信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电器生产商等各方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您是如何定义智能家居的?
敖立:智能家居的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大约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就已经在开展智能家居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智能家居”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产品也是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概括来说,我们认为,智能家居产品是指应用于家庭内部,能够连接控制网络或通信网络、接受外界控制或控制家庭其他设备,从而提升家居生活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或环保性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内使用的一切产品,增加联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和通信,都可以变成智能家居产品。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各种产品纷纷联网化进而智能化的趋势,照明灯具、窗帘、各种家电、门锁、镜子,甚至床垫、牙刷都推出了相应的智能化产品。
记者:智能家居迅速兴起背后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敖立:智能家居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4年谷歌高调以32亿美元收购了Nest,智能家居的概念再次被引燃。
智能家居这一波的迅速兴起,我们认为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宽带网络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了智能家居发展的良好土壤。我们现在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密切结合。
二是智能家居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元化,除原先的家电和控制系统制造商外,地产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都进入这一市场,再加上智能硬件门槛不断降低,大量创业团队也有能力活跃其中,极大地丰富了智能家居的产品线,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三是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除了刚才说的谷歌收购Nest,苹果、高通、英特尔等巨头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国内的华为、京东等企业也都在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电信运营商也都很重视智能家居业务发展,也在积极布局。在这些大企业的带动和推动下,智能家居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安全是关键 标准化发展路漫漫
记者:如果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智能家居产业正处于什么阶段?呈现出哪些特点?
敖立: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我国智能家居产业还处于成长期,或者说正处于市场从早期应用向大众应用跃进的发展阶段。与以前相比,我国智能家居产业现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巨头企业看重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纷纷进行布局,尤其重视平台战略。二是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焦点领域之一,众多初创企业活跃其中,智能化单品丰富多样,涵盖家庭自动控制、家庭安防、家庭娱乐、个人健康、能源管理等各个方面。三是智能家居各参与企业不再单打独斗,合纵连横成为常态,组成了多个联盟或战略合作关系。四是从产品角度看,当前的智能家居产品呈现出叠加服务特性、增强智能化能力、注重协同工作能力等特点。
记者:标准化是所有产业规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智能家居产业目前的标准化状况如何?
敖立:智能家居产业目前的标准化状况是: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太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标准太多,就等于没有标准,因为企业会感到无所适从,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标准。目前业界对于智能家居需要标准化这一点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各企业也都认为缺乏统一标准是智能家居发展面临的最大阻碍,但大家还是对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技术方案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我想后续可以从大家都关心、相对能够达到一定共识的标准入手,求同存异,把能标准化的部分先做起来。中国信通院也正在着手开展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模型标准化工作,将不同厂家同一类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状态参数先行统一,也欢迎有兴趣的厂商一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记者:由于智能家居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是大家在审视智能家居时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您如何看待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
敖立:智能家居的设备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如果不注重安全性,遭遇入侵或被控制,则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甚至是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用户相关资料和数据通常会由智能家居设备上传至云端网络,存在用户隐私泄漏的风险。国外已经暴露出一些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信息安全开展研究,可能不光是标准,而是要对设备安全性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并且建立安全漏洞发布预警机制,在发现产品安全漏洞后,能够向公众公开告知;同时要求运行智能家居业务平台的企业建立相关制度和保障手段,保护用户隐私不被泄露和恶意利用。
除了信息安全外,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插座、开关等强电设备还可能会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此,通信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联合质监等部门加强对设备的监管,由产业联盟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智能化产品进行抽检评测。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通报并协同其他部门进行处理。
伪智能普遍 需深挖用户痛点
记者: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政府促转型、提民生的重要举措,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被寄予厚望。要持续快速推进智能家居的发展,目前主要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支持?
敖立:虽然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炒得火热,也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消费市场上,尚未取得成功,呈现出业内火热业外冷淡的态势,可以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引爆智能家居概念的Nest为例,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测算,2015年Nest的智能恒温器销量为130万台,过去几年的总销量也只有250万台。这种局面的产生,既有智能家居行业本身内在的问题,也有诸如用户消费习惯等外部环境因素问题。
智能家居行业目前在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很多智能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对用户痛点需求分析不够深入,并且存在同质化低端重复的现象。有些产品只是简单的在传统的家居产品上增加联网功能、能够通过APP远程查看和控制设备,这其实只能算作是伪智能,或只是浅层次的智能。这样导致产品实用性有限,用户体验并不好。
二是价格仍然偏高,阻碍用户进入。与普通产品相比,同类的智能家居产品价格都要高出不少,这在家电设备上的体现尤为明显。近年来,智能家居在用户中获得了一定的认知,也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安防报警、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产品,售价多在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在无法击中用户需求痛点的情况下,一个有意思的产品,只有价格足够有吸引力,用户才会愿意尝试。
三是技术体制纷繁庞杂,难以形成产业合力。以智能家居产品所使用的无线联网技术为例,就在有Wi-Fi、ZigBee、蓝牙、433MHz/315MHz/858MHz射频信号、Z-Wave等多种技术,此外还有LoRA、NB-IoT等广域网络覆盖技术正在竞争。使用不同技术的产品,彼此之间难以相互连接,在产业上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四是产业联盟未起到有效作用,缺乏统一标准。智能家居要取得成功,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是一个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在智能家居领域组建了多个联盟,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为联盟之间的竞争,因此,统一标准的道路还比较漫长。
多主体角力 运营商“胜”在智能网关
记者:有机构预测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您如何看待这一预测?您对智能家居未来3-5年的预期是怎样的?
敖立:关于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的预测,我们看到很多机构的数据,其差异也比较大。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智能家居不太好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在统计产业规模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但不管具体的数据是多少,有一点还是比较明确的,在未来几年,随着产品演进、成本降低和用户消费意识的培养,智能家居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引领产业发展和拉动消费的热点领域。
来自多个行业的主体都在智能家居市场耕耘,希望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是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厂商,在房屋修建和装修环节就进入,采用前装的方式部署全屋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偏重于家庭自动控制;再一个是电信运营商,则多提供家庭安防类产品和服务,并与用户通信服务紧密结合,后续将更多围绕智能网关进行业务扩展;还有家电厂商,则是对传统家用电器进行升级,推出智能化型号产品,通过常规渠道进行销售;此外,还有很多新兴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则更倚重互联网渠道,通过网络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和销售。
各行业的参与者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来吸引用户,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在开展合作。从目前来看,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提供的智能化住宅项目,将在高端用户市场打开一定的局面;而在大众消费市场上,还是家庭安防产品、以及插座、开关等小型化智能单品依靠其实用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将率先获得用户认可。
>>>点击了解“2016移动智能终端峰会”详情
http://www.cnii.com.cn/technology/node_37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