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数据保护方法的分析

  硬件加密功能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流行的移动硬盘数据保护。适合在硬盘内存有敏感数据的商业用户使用。它和软件加密的最大区别就是当人们使用软件加密的时候,如果硬盘丢失,直接将硬盘格式化后仍可以使用。但硬件加密就不同了,普通人无法通过格式化,或者是换个移动硬盘的盒子来读出其中的数据,该硬盘也不能再使用了。

  硬件加密的原理是将软件加密计算产生的密钥保存在特定的硬件中,譬如钥匙盘或是特定的加密芯片。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没有硬件密钥根本无法访问加密设备。同时,缺点也显而易见,除去过高的成本之外,硬件加密的密钥一旦丢失,移动硬盘上的数据肯定是要丢失的。不过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宁愿数据丢失,也不愿意被竞争对手破解出来,因此该技术大有前途。

  你知道吗:移动硬盘数据保护除了软件加密和使用外部芯片存储密钥的硬件加密外,希捷和日立公司已经开发出具备加密功能的2.5英寸硬盘。使用硬盘自身加密的好处是可以节省二次开发成本。硬盘自带的加密技术无需第三方软件就能完成。

  总的来说,移动硬盘数据保护,需要有外壳、3D抗震芯片这样在物理上的保护,还需要软件加密、硬件加密这样软硬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不外泄。

  观点数据为本,安全第一

  几年前,大家都喜欢购买一块2.5英寸的硬盘和一个几十元的硬盘盒,自己DIY移动硬盘。这样的确可以节约一部分钱。也正因为这样,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经历了数据丢失的痛苦——自己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统计报表,因为自己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或是遗留在了出租车上。这些都是让他们懊恼不已的事情。在经历过这些事以后,他们的第二块移动硬盘都是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品牌货。为何要这样选,我们则要从DIY的移动硬盘和品牌移动硬盘的差异说起。

  首先就是移动硬盘中的硬盘与硬盘壳之间究竟要多少距离的问题。不同的2.5英寸硬盘的发热量不同,由于无法确保用户购买的硬盘是哪一个型号、什么容量,移动硬盘盒厂商在设计移动硬盘盒时大多采用保守设计——只要能装得下就行,说到对硬盘的保护,也只有一个橡胶圈,并没有针对某一类型的硬盘做一些特殊设计。还有很多山寨厂商采用劣质材料制造的硬盘盒,也成为了移动硬盘数据保护的“数据杀手”。

  而品牌移动硬盘就不同了,厂商会重视外观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例如空闲待机功能和关闭读写电路功能。在通常情况下移动硬盘内的硬盘最高工作温度不过60℃左右(表面温度),虽然这个温度不高,但是长时间工作对硬盘也是一种比较明显的伤害,所以会增加空闲等待等一系列功能。当然,空闲等待功能需要操作系统支持,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就支持在非工作状态下关闭系统硬盘,但这不能关闭移动硬盘。因此,移动硬盘厂商在主控芯片上增加了这项移动硬盘数据保护功能,在非工作状态时硬盘就开始处于待机状态,磁头开始偏离碟片上方,读写磁头开始关闭电路,降低读写次数来降低能耗和温度。

  而在移动硬盘数据保护的加密性上,也是DIY的移动硬盘所不能比拟的,比如采用钥匙盘的硬件加密技术,这让你的数据始终处在一个安全的空间里,当然,我们还是要提醒这部分用户妥善保存钥匙盘,以免因为自己不小心造成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