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性是另一项不同之处。虚拟化消除了容灾中上述的一对一系统物理镜像的需要。IT部门可以在本地和/或者远程,选择建立物理机到虚拟机和虚拟机到虚拟机的故障替换配置来确保快速恢复,而无需额外支付费用采购并维护另一套一样的硬件。虚拟化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可以配置“双活(active-active)”的场景(举例来说,一个远程或分公司可以作为生产站点的一个备份中心或者反过来亦然)或配置激活加等待模式(譬如,公司自己或第三方的托管站点作为恢复站点,平时保持静态)。
最后,虚拟化提供了灵活的容灾测试方式。完全测试一个容灾计划需要关闭主数据中心并尝试故障迁移至另一个上。一个虚拟化的体系架构使得进行频繁而不会造成破坏的测试容易很多,从而确保容灾流程的正确性并使得公司员工熟练地操作,做到一致无误。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还可以取得更深层次的容灾灵活性。IT处理服务中端的能力可以大幅改善,尤其是通过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比如VMware虚拟化技术中所包括的(参照“VMware环境中的自动化容灾”)以及Microsoft 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其提供工具来确定应用程序和服务回拷的排序方式。恢复可以更为快速而且操作人员恢复虚拟化应用程序所需的技能也更为容易。
在容灾方案中应用存储虚拟化技术
由于公司通常更希望一种形式的容灾,他们无需花费大量精力来掌握其它数据中心的虚拟化理念。通常,承担着数据中心转变的IT部门会将一个积极有效的虚拟化环境作为转变的关键,并期望通过在多技术环境中部署虚拟化一举提升所有的效能。因此通常会同时看到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
和服务器虚拟化类似,存储虚拟化将数据从专署设备上解脱出来。存储虚拟化将多个存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化地管理存储池,并通过一个控制台进行管理。其同时也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存储系统间迁移,提供容量和性能上的负载均衡。除了降低成本,改善资源利用率,提升可用性,简化升级并确保可扩展性,存储虚拟化额外的优势在于实现更简易而高性价比的容灾系统。
在一个容灾场景中,存储虚拟化技术改善了资源利用率,允许企业以更少的容量发挥更大的作用。IT部门可以通过多层存储的实时精简配置采购部署更少的物理存储。通过改善容量利用率,企业降低额外的容量采购,建立更易于扩展的环境。
虚拟化使得主站点和容灾站点存储配置可以不同。这种在生产站点和恢复站点可配置不同存储的灵活性更节省成本(通过重新利用已有的存储系统),并降低了复杂度。如果需要,其还使得IT可以将主站点存储镜像到更经济的远程站点。
本地的数据复制结合虚拟化的存储环境可以给虚拟化容灾系统提供更好的性能。异构存储系统间的远程镜像(指的是在主站点使用相对昂贵的系统而在备份站点使用相对便宜的系统)有助于降低成本。
虚拟化技术后记
无论是采用单独或整合的方式,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正影响着IT提供容灾方案的能力,并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如果贵司还未有参与其中,只是关注而期望灾难不会发生,那也是时候来投资虚拟化技术。如果你已经部署了虚拟化,你已经有了建立一个高效且合算的容灾环境的基本要素。那就是时候考虑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