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5日,ISC'14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在德国莱比锡落下帷幕,两支中国代表队共进三甲,分获ISC-SCC14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总分奖的二、三名。曙光公司支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代表队(简称:中国科大-曙光队)经过连日激战,摘得亚军桂冠。
参会的多位专家表示,在总分奖所包含的HPCC,3个优化应用,2个神秘应用和Interview四大环节中,中国科大-曙光队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尤为突出,令人叹为观止。
推动超算发展必须重视“预备役”的培养
这次ISC大学生超算竞赛中,队员们台上的比拼只是各国HPC综合实力角逐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政府、院校、厂商,是他们科研能力与综合实力的对决。今天,超级计算机作为国家的重要信息装备,在科研、国防、民生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超算强,则国强”。
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硬件发展很快,高性能计算机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可以说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际最顶尖水平还有着差距。这是因为HPC领域需要的是复合应用型人才,超级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需要在不同学科进行应用才有价值。譬如说进行金融方面的超算研究,就得在精通计算机之外,还得了解金融领域的知识;而想要进行这样的人才培养,仅靠高校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的支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与经验。NVIDIA亚太区首席技术官Simon See也在ISC’14大会现场表示,HPC人才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更需要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先企业为HPC人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实践机会。
而此次ISC'14超算竞赛上,曙光正是企业推动HPC人才培养的优秀范例。这些HPC领域“预备役”人才虽然身在高校内,却已经经过“实战”的洗礼,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投入超算发展的战局中来。
必然到来的胜利曙光多年匠心倾注高校HPC人才培养
中国科大-曙光队的这场胜利,并非是曙光运气好“押对了宝”,投资了一家实力强劲的队伍,而是曙光与中国科大的师生们长年合作努力的结果。因为从ISC'12开始,曙光公司就开始为“中国科大-曙光队”提供先进的训练和比赛用机,并全程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用机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帮助中国科大队员们熟悉比赛设备及相关知识。
这还仅是在比赛上,若是算上曙光与中国科大进行其他方面的科研教学合作,则要追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1995年,曙光就为中国科大的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提供并行机,并帮助中国科大师生了解学习国产并行机的原理与应用,甚至邀请中国科大的老师共同进行研发工作,让老师们在教学中获得更多一手实践案例。2013年,曙光与中国科大的合作又更深一步,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科大-中科曙光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教育培训基地”,提供服务器、存储、集群软件相关软硬件训练系统,作为教育培训基地的基础实验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长期战略合作。
产学研保驾护航助力HPC人才储备
曙光之所以不断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人才培养付出着自身的努力,为业界培养HPC领域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因为数据显示,目前超算相关学科在大学中并不普及,中国所有大学中在本科把并行计算纳入教学的寥寥无几,这导致了HPC人才发展缓慢。专家指出,如果能够从本科抓起,培养本科生在高性能计算、计算科学、计算方法、以及软件实现等相关学科的素质和经验,HPC的人才储备将会更加充裕。
为此,在支持中国科大以外,曙光还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关于高性能学科的培训课程,在中山大学开展针对高性能应用前沿知识技术沟通研讨会。曙光制定了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合作实验室、用户培训和联合研发为主,拓展高性能计算的整个产业链,立足于在校相关专业从本科开始的实践培训,实现应用的深化,并帮助高校扩大超算相关学科的影响力。
时代要求,历史重任,曙光人责无旁贷
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封锁,中国超级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的教育起步较晚,举步维艰,为打破技术封锁和科研上的桎梏,我们已经努力多年。如今,超算领域的竞争,也已经从硬件的“军备竞赛”,拓展到了高性能计算领域人才储备“软实力“竞赛。因为人才储备是超算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未来希望。人才储备的质与量都获得提高,中国的超算应用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产生真正的创新成果,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