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的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让人们感知什么是超算,并领略到尖端科技在各个领域的神奇魔力。正在举行的201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5)吸引到全球135所高校的152支队伍参赛,这让很多人好奇各支参赛队伍的表现如何?为此,我们采访了参加ASC15的部分高校参赛学生,试图从第一视角,了解他们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
把比赛当作“人生大事”
作为ASC15的“东道主”,太原理工大学或许是所有参赛高校中对团队组建最费心的一个。为了组建参赛团队,太原理工大学特地举办了校内选拔赛,共有10支队伍报名,最终刘晓龙队长带领的团队胜出。随后,团队成员再次发扬参加ASC竞赛的“优良传统”,利用整个寒假的休息时间集体进入备赛状态,每天在一起讨论赛题,并熬了很多个夜晚只为抽出时间做更多次测试。
天生爱超算的“另类”
西南科技大学是此次参赛队伍中的绝对“另类”,参赛队员来自5个不同的专业但却没有一个是专业学计算机的。他们自由组建了本届大赛唯一一支“非专业”团队,并将自己的团队命名为“西科S+”。在热爱超算的他们眼中,“凡事只有尝试后才能知道自己行或不行”,虽然说这次的比赛确实无法完成但重在参与,参与ASC15这种国际赛事将成为一段难得的挑战自我的人生经历。
暨南大学的参赛队员给自己的队伍起了一个很有喜感的名字——四元联队,这支队伍中有一位标准的“数学狂人”马凯捷,他喜欢研究数学理论知识,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构建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在他看来,“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你的耳朵会欺骗你,你的经验会欺骗你,你的想象力同样会欺骗你,但数学不会。”而队伍里唯一一个女孩则喜欢科学探索,她致力于发现一个像摩尔定律的科学规律。
世界级学霸谁能挡
相比上两支看上去有些不同的团队,泰国农业大学和麻省理工联队则要正常的多。泰国农业大学的团队成员全部来自于泰国最著名的计算机工程学院,曾获得过2008和2010年的微软创意杯奖项,是一支“学霸队伍”。
麻省理工联队或许是ASC15成员最复杂的一支团队,由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的师生组成,团队成员来自于同一个超算兴趣小组,在一起磨合了6年的时间。作为夺冠呼声最高的几支团队之一,麻省理工联队曾获得过SC09的未来数据中心比赛奖项和SC13大学生超算竞赛奖项,构建过Playstation集群和太阳能超级计算机,并在IEEE Cluster、Supercomputing、HPEC、HPCC-USA、Commodity Cluster Symposium等多个国际会议上做过报告。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都是美国开展超算教学最早的几所高校之一,具有相当优质的超算软硬件教学资源,是当之无愧的“土豪一族”。
无论是土豪、学霸,还是业余、狂人,对于参加ASC15的每位学生来说,这次六大洲高校同台竞技的经历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或许,香港中文大学的PUN Wing-Yin说出了每位参赛队员的心声,“参加ASC竞赛是一次绝妙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到这么多关于编程和代码方面的知识。”真心期望ASC竞赛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为超算而痴迷的“超算狂”们,让这项尖端科技最终能够成为一项平民科技。而对于那些拿到宝贵总决赛入场券的16强来说,将在5月举行的ASC15总决赛将是一个更大更精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