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参与全球最大天文望远镜项目将设计最快超算

  5月20日,浪潮与SKA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在京联合举办了“SKA科学数据处理研讨会”。会议针对SKA这一全球最大的天文学国际合作项目的科学计算平台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找一种更加高性能低能耗的计算架构,来应对全球最大“大数据”项目的科学数据处理挑战。SKA科学计算平台负责人Chris Broekema、中国SKA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等参会并研讨。

  SKA是国际上即将建造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由数量多达3000个的碟形天线构成。整个阵列中大约50%的望远镜天线位于中央核心区的5公里半径内,另外的25%将外延至200公里范围,最后的25%将延伸超过3000公里,最终所有望远镜被等效为一个反射面积高达1平方公里的超大望远镜。SKA建成后,将比目前最大厘米波综合孔径望远镜JVLA灵敏度提高50倍,搜寻速度提高10000倍。

  SKA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解答目前困扰科学界的众多问题,如关于第一代天体如何形成、星系演化、宇宙磁场、引力的本质、地外生命与地外文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其中,关于宇宙起源、引力本质、暗物质的探索等,都是目前物理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一旦有所突破,很有可能会诞生一批可获得“诺贝尔奖”的新理论、新成果。

  不过,SKA的研究极度依赖于超级计算技术的支撑。据介绍,SKA每秒采集的数据量计划大于12Tb,相当于2013年底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的3.5倍,相当于谷歌每年数据量的30倍。这需要百亿亿次级别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科学数据处理,相当于目前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性能的52倍。按现有的计算架构设计这样的超级计算机不仅投资巨大,单每年的电费支出就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浪潮集团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表示,SKA超大的数据规模对现有计算技术和架构提出极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更先进的计算架构来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浪潮与SKA针对项目中计算量最大、最耗时的数据处理软件Gridding,已经展开了并行优化工作,并在正在进行的ASC15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设置了该应用的优化赛题,以激发全球各国超算年轻天才共同来解决这一难题。

  据了解,作为SKA首创国之一,中国在SKA发起、工程概念提出、台址选择、国际合作推进及高性能天线设计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SKA涉及众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是我国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后作为正式成员参加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目前,浪潮是目前参与SKA项目的全球唯一超算厂商,并牵头科学数据处理的超级计算与存储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