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IT圈内谈的最多的就是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高性能计算)了。谈到HPC,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高高在上,神秘到不可触摸,其实则不然。HPC如今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了。今天我们就聊聊HPC这些事。
说道HPC,我们首先要了解下超级计算机,这个庞然大物往往是计算市场皇冠、明珠的象征。所以各个国家、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高性能计算。
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是发布全球已安装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排名的权威机构,以系统的实测速度为基准进行排名,每年发布两次。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 2015)上,"天河二号"在内的国产超级计算机以及HPC厂商也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对于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来说,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当然,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硬件配置、计算能力、市场份额、还有榜单排名这些账面上的数字,而是超级计算机以及HPC的具体应用场景。事实上,HPC真的不是用来"跑分"的,在许多领域它都有着用武之地。HPC究竟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来看看它能够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些什么。
医疗领域
通过模拟器官活动,来辅助医疗是超级计算机最普遍的应用领域。例如,东京大学利用富士通超级计算机"京"的海量计算能力,通过64万个细胞的排列组合,模拟器可以重现心脏机理的原貌。医疗机构凭借此项创新技术将有望在术前疗效预测、辅助制定优化的手术方案以及解读疑难病因等医疗领域取得重大创新。
医疗领域
药品开发
超级计算机还可以用在各种新型药品的开发当中。因为癌细胞特具的蛋白质与可能有效的药物结合情况以及对体内水分的影响极为复杂,所以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精密的模拟实验才能使之成为可能。另外超级计算机"京"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还能加快新药品的开发周期,惠及更多患者。
第2页:灾难预防
灾难预防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对于灾难的预测、预防就显得尤为关键。利用超级计算机"京"开发出更加接近实际状况的预测系统,可以分析出震源地引发的约1000种地震、海啸模式,力争把灾害预测损失降至最低。此外,通过各类建筑的形状、构造等海量数据,还可以利用超级计算机分析计算出灾害发生时的受损情况,比如可以测定不同程度的地震、海啸引起的建筑倒塌,交通阻断情况,进而能够更有效的开展避难工作。
地震图
辅助制造
在汽车以及飞机等大型设备制造方面,超级计算机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燃料电池车设计领域,超级计算机可以在原子和电子状态的水平上进行更高精度地模拟电极反应;在汽车碰撞实验领域,超级计算机能对车体进行碰撞解析(碰撞时的压力、变形和破损),同时解析碰撞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可用于优化车体骨架和车内设备的配置;另外超级计算可以用于模拟风洞实验,这将大幅提高飞机制造业的设计效率。
电子政务
天河二号已为国内外近4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在基因分析与测序、新药制备、大型飞机和高速列车气动数值计算、汽车和船舶等大型装备结构设计仿真、电子政务及智慧城市等领域获得一系列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河二号适配了广州市电子政务数据管理系统、云盘存储系统等关键业务系统,为广州市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搭建了一个高效可靠的承载平台。
总结:当然,包超级计算机或者高性能计算还可以应用到基因测序、石油勘探、气象预测、航天科学以及新型材料开发等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领域。因此,超级计算机不应该只是"快",而是要真正服务于人类,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做出贡献。可见其实超级计算机也与我们离的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