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让本科生成为创新精英

12月7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的生物技术分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刊登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论文《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论文阐述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大进展——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并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并列第一作者罗锐邦和另一名署名作者金鑫,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大三和大四在读的本科生,同属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

“一个小小的创新班,短短数月,这些同学就已在国际顶尖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更有3位学生的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实在令人鼓舞。”消息一传出立刻成为了互联网上不少论坛的议论热点。罗锐邦则自豪地说:“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两篇重量级文章已经进入审稿阶段。”

论文出自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的团队

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全球率先通过新全基因组组装方法对多个人类个体基因组进行拼接,对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补充,指出了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有或无”型的基因变异,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即人类群体基因序列的总和。

在论文同行匿名审稿过程中,一名科学家毫不吝啬地给出了以下评价:“这是一篇激动人心,发人深思,严谨清晰的文章,除了对新序列的检出和分类,这篇文章还通过使用相当有趣的独创的分析方法,使我们对这些新序列中所能展示的种群多样性和进化保守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一成果出自华大基因的基因组计划研究团队,团队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最年轻的便是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读三年级的20岁本科生罗锐邦。而早在今年4月底,11名创新班学生已郑重其事地向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校长递交了一份“请战书”:“争取半年至1年时间内,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作者单位发表1—3篇《自然》和《科学》(Sci-ence)级别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如今,创新班学生终于如愿以偿。

李元元校长说,本科生论文登上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对于华南理工而言并非偶然事件。2008年,该校2名2004级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炎黄一号”基因组研究,成为以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作者。今年8月,创新班的另一名本科生邵浩靖在《科学》杂志署名发表了名为《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的论文。

“偏才怪才”走进“科学创新班”

近年来,华南理工建立的各类科学创新班,横跨生物、化学、数理、计算机、软件等十几个学科门类,规模近300人。创新班学生与普通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设置上的差异。学校为创新班学生配备导师,学生可以通过在导师项目中的表现而获得学分和成绩。个性化的教育使得常人眼里的“坏孩子”在华南理工摇身一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偏才”、“怪才”。

牵手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是华南理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次大胆创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杨国华表示,目前国内大学只有华南理工大学等少数高校在本科阶段与华大基因合作设立了创新班。创新班学生从相关学院、专业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学校为其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选派专家以兼职形式进行创新班专业课程教学,并担任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在创新班里,包括罗锐邦、金鑫在内的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研究充分结合,在华大科学体系大项目组承担关键和重要的研究开发工作。

杨国华说,创新班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创造性很强,求知欲很强,他们能很快适应这种学习、研究和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金鑫谈及自己初进华大研究院的感受时说:“想要在基因组科学领域有所作为,唯有不断提高自己,同时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罗锐邦则强调要在实际科研中带着问题和兴趣查阅书籍自学,“这样不但能用比在学校更短的时间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更多地接触前沿领域,增长更多的一线实战经验。”进入创新班不久,一些同学就全面参与到“国际千人基因组”、“人全基因组甲基化”、“中国丹麦糖尿病研究”、“欧盟中国人肠道元(宏)基因组”、 “973水稻种质资源重测序”、“973蚕的遗传多态性”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中,进入了华大基因研究院所定义的“核心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