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载重车已经由设在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设计出原型,并在模拟月球场地上进行试验。
美 国宇航局的另外一款新产品则着眼于驻扎月球的宇航员的舱外活动,即“小型充压漫游车”(Small Pressurized Rover),由于不再是敞篷,密封的舱室使得宇航员在驾驶这种车辆时不需要再穿着宇航服。这种漫游车的长宽高均逾4米,重量可达4吨,载重也相当,最多 可以在乘坐4名宇航员的情况下保证3天的连续活动。这意味着一辆充压漫游车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工作站,其活动范围可达240公里,并不比载重车差。
漫 游车里有一个小型浴室,装有喷雾喷头可以用海绵擦身。每个宇航员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用帘子隔开。不过食物只有泡面等方便食品,因为车里没有厨房。在亚利 桑那沙漠中进行模拟检验时,宇航员格哈特甚至认为这种漫游车象航天飞机一样舒服。由于人性化的接口设置,宇航员可以不经过减压或加压装置而直接进入月球基 地或进入宇航服,这一点一定会让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羡慕不已。
除了载人月球车,美国宇航局也在发展无人驾驶的月球车,也就是可以在月面自动 工作的机器人,如ATHLETE。这也是一种六轮机器人,第一代原型直径大于4米,设计者希望它可以在相当广大的地区快速滚动或者行走,最终目标则是设计 一套可以与其他专门仪器相结合或加载的多目标系统。ATHLETE的载重能力约450公斤,多个机器人相匹配的结果可以产生更大的运输能力。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也发表了一款遥控无人月球漫游车,计划在2013年由“月船二号”携带在月面着陆。这款漫游车采用俄式设计,重58公斤,六轮驱动,将在月面极地附近进行为期约一年的科学考察,其行使速度约为每小时570公里,活动范围可达方圆150公里。
其 实,不仅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国提出了自己的月球车模型,就连许多民间机构也不甘寂寞,比如谷歌公司就拿出了2000万美元设立“谷歌月球X 大赛”,鼓励民间团体或公司自行设计月球车,能够在月面着陆并拍照后还能行进500米,便可以获得大奖。目前为止已经有约20支队伍参赛,提出了各种富有 想象力的设计理念和模型。
http://www.googlelunarxprize.org/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637.shtm
三、中国月球车的精彩亮相
作为新兴的航天大国,中国自然不会缺席“探月俱乐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之后,实现在月球的软着陆已经成为近在眼前的目标。2005年3月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计划规定的月球车各项技术参数出台,由全国范围内科研院校进行竞争招标。
上海航天局联合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研制的六轮摇臂式MR-2型月球车早已经公开亮相。哈工大、北航等院校也纷纷推出自助设计的月球车,据国家航天局透露目前已经收到月球车模型几十种。
MR- 2型月球车又称“月面巡视探测器”长、宽、高分别为1.2米、0.8米和1.5米,重200公斤,采用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可以跨越30度斜坡,行进速度 每小时100米,遇到较大的石块或陨石坑的时候,还会自动选择绕行。不过这款样机尚有一些关键技术正在紧张攻关,如在极端温差下的安全性、漫长“月夜”中 的能源供应、防止月面无处不在的尘埃、防止宇宙射线的危害等问题。
2011年底将会由“嫦娥三号”卫星携带月球车登陆月球,月球车将在月面 工作3个月,主要任务是对月面土壤进行采样和自动分析。与苏联的无人月球车一样,中国月球车也将采用核同位素衰变作为能源来保证“月夜”中温度降低不会损 害月球车的性能。此前的月球车试验已经证实,在微重力下月面大量的尘埃会磨损仪器。目前的计划是利用美国科学家提出的“磁场过滤”的设想,利用磁场吸附空 气中的尘埃微粒,防止故障产生。
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确定采用哪一款月球车。竞争正在实验室中激烈展开。
四、未来的月球车
随 着人类重返月球并开始建设永久性的基地,开始向月球移民,新一代的月球车也将出现。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普通的车辆无法在月球上使用,只能以电动车为主, 或者使用火箭等工具。随着月球基地的建设,“月球社会”的壮大,将会产生各种专门用途的月球车,与今天我们的交通工具相对比,可以想象未来的月球交通工具 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