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本具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4成在日本。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规模方面,日本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大国”。在2004年5月发布的日本“新产业发展战略”中所指出的7个产业领域,机器人产业也是其中之一,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也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近两年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产业政策。
日本对机器人产业一直抱有非常大的希望,希望机器人能在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中成为更加贴近人类的工具,能在应对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解决日本劳动力下降、实现安心安全社会、创建便利和幸福的生活环境等诸问题中发挥作用。他们认为目前投放市场的机器人大多是工业机器人,其市场规模已经停留在缓慢成长阶段,而所谓的服务机器人其市场还不能说已经得到确立,实用化的事例也还很少。
服务机器人正在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市场,但实际上真正开始普及预计在2010年前后。为了促进普及,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开发上,必须支持按照用户需要进行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制定一些所需要的制度。特别是开发以实用化为目的的机器人技术和系统,及其所对应的样机开发。重要的是,用户应以引入和应用机器人为前提,给生产厂家提出所需要的技术指标,用户和生产厂家就机器人的作用、功能、外围环境和成本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应该支持和倡导通过研究开发和实证实验,确认其功能并能提升必要的技术性能的用户主导型的作法。
此外,机器人是各种技术的集成系统,虽然即使简单地将个别单元技术组合起来也能构成机器人,但往往未必能够达到实际使用中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因此,为了达到实际使用时对机器人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必须把机器人作为一个系统来完成。为了实现这种要求,必须根据机器人的潜在需求,预见10年后、20年后所要求的机器人的未来形象,针对未来机器人应该有的功能和性能,确定机器人必要的单元技术。
根据引入计划,日本把实现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所对应的产品形象)有关的技术课题经过整理和展望,编制成技术路线图。同时,把解决这些课题所还需要的单元技术和技术性能的进程沿着时间轴展开,编汇成完整的机器人路线图。机器人路线图划分为3个领域,即“新世纪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勾画出了10年以后各种机器人的未来形象(任务),从技术图中的重要技术中抽出其性能和所需要的技术等。路线图中提到为了创建和扩大新世纪机器人的早期市场,重要的是要缩短满足多种需求的机器人的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扩大加入的企业。为此,提出了有助于缩短机器人开发,扩大机器人开发企业的“共同基础性技术”;有助于开发高级需求的机器人的“突破性新技术”;进而,从在其他领域中应用来扩大机器人技术的观点出发考虑“市场冲击力”,以及“基础技术开发的需要”。同时,为了确保日本在这样的机器人市场中的占有率,强化日本的技术竞争力也是很重要的。
一、进一步完善未来机器人的市场环境
1. 通过生产厂家和用户的协作为机器人实用化努力在讨论机器人技术的产业模式时,重要的是不要把机器人仅仅看作单一“产品”来销售,而是应该牢牢抓住它在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价值上所承担的服务业务和产生附加价值的作用。也就是说,不要把机器人看作是一种“物体”,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一种服务工程思想,能预测和提供使用户感到有价值的“服务”。
产业化中关键的问题是生产厂家应该以以下几方面作为开发机器人的目标:
(1)把握用户的需求,熟悉掌握能够有效地利用机器人技术(RT)进行服务的全部流程;
(2)确保机器人的安全性;
(3)成本合适,操作简单,耐用性、可靠性良好,便于维修。
为了成功地在服务业中有效地利用机器人技术,服务单位、用户和生产厂家有机地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应该采取以下的作法,(1)以应用机器人为前提组成服务单位、用户和生产厂家的团队;(2)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机器人对现行的业务和价格方面所产生的效果;(3)共同开发,同时讨论应用后的运行和维修管理体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