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应用军事领域 未来将可左右战争态势

一种名叫“大狗”(BigDog)的四足机器人可以应付普通轮式或履带车辆难以通行的路况
一种名叫“大狗”(BigDog)的四足机器人,可以应付普通轮式或履带车辆难以通行的路况

“扫描鹰”(ScanEagle)无人机可以连续数小时在偏远地带上空翱翔,通过机载监控摄像头监视地面情况
“扫描鹰”(ScanEagle)无人机可以连续数小时在偏远地带上空翱翔,通过机载监控摄像头监视地面情况

战场好帮手:一名士兵把“帕克博特”侦察机器人通过窗口投进屋里用于观察屋内状况
战场好帮手:一名士兵把“帕克博特”侦察机器人通过窗口投进屋里用于观察屋内状况

众多机器人正在战场和战场上空大显神威,它们将使战争发生自核武器问世以来最深刻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美国科学家、工程师、国防部承包商及空军官员,组建了一个专业团体,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建造无需人工操控就能独立行动的机器,并设法让公众和对机器人技术不情不愿的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高层相信,在战场上使用机器人是个好主意。几十年来,他们每年都会悄悄地聚会一两次,讨论技术问题,互通小道消息。这个一度行事谨慎的团体名叫“国际无人系统协会”(Association for Unmanned Systems International),成员已经超过1500名,分别来自55个国家的机构。事实上,由于扩张速度实在太快,它甚至有点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了。在圣迭戈的一次会议上,这个机构甚至还聘请了一位“炒作大师”来帮它介绍机器人技术带来的种种惊人变革。一位与会者把这些变革浓缩成了这几句话:“我们从何处来?现在在哪?将向何处去?又希望向何处去?”

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增速惊人。机器人的出现,堪称自火药、飞机等问世以来,现代战争中发生的最深刻变化之一,正是这个变化,促使国际无人系统协会开始反思。2003年美伊战争期间,还没有一个机器人随美军从科威特向巴格达挺进。而自美伊战争以后,已有7000多架无人机和12000多台地面装置在美军中承担着诸如搜寻狙击手、轰炸基地组织高官藏身之所等多种任务。美军一度对机器人敬而远之,认为它与自己的战斗传统格格不入。然而,面对时不时用手机引爆遥控炸弹,然后混入人群逃走的这样一群不按常理打仗的敌人,美军也开始主张用机器人跟踪并干掉敌人。这些机器人不仅对如何打这样的新型战争有巨大影响,也引发了一场激辩:使用自主能力日益增强的机器去打击人类目标,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让士兵们躲在安全的地方,固然可以减少牺牲,但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也让一些政治、法律和伦理问题浮出水面,这涉及战争的根本性质,以及这些技术是否会无意间使人们轻启战端。

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Carel Capek)在1921年的一部科幻作品《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R.U.R)中首创了"robot"(机器人)一词,用来称呼那些最终起来造反的机器仆人。它从捷克语中表示“奴役”的单词以及古代斯拉夫语中表示“奴隶”的单词衍生而来,与"robotnik"(指十七世纪年代揭竿而起的农民)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让机器人去承担我们不想干的活儿但最终导致机器掌控世界的情节,成了科幻小说风靡一时的题材,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终结者》和《黑客帝国》中。

今天的机器人专家使用了“无人”或“遥控”等描述词,以避免习惯了好莱坞作品的人们臆想出机器颠覆人类世界这种骇人前景。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机器人就是按“感觉—思考—行动”的模式运作的机器。机器人装有收集周围信息的传感器,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转发给处理器,或许还会发给利用这些数据作出决策的人工智能软件。最后,机械系统根据上述信息对周边环境采取某种实际行动。机器人不一定非得像好莱坞电影中全身金属盔甲的英雄那样,长得跟人差不多。实施这些实际行动的机器系统,大小相差悬殊,外形五花八门,同科幻电影中的C-3PO以及终结者的形象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