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个月估值过亿的智能硬件项目

 第二个,黏性。如何把它做成一个能玩起来的产品?让数据源源不断而来?

  “互联网玩的其实就是人性,很多产品做不起来,那是因为他根本不懂用户。”在张悦看来,情感是交互的基础。所有的测量数据不应该是冷冰冰地呈献给用户的,而是要跟用户产生关系,让用户一看就懂。

  比如,多一些有趣的解释,来让用户更了解自己近期身体的变化趋势,是进步了,还是退不了。用户看到身体的趋势变化,可以炫耀,可以求鞭策求鼓励,无形中产品就在用户群中互动起来了。

  也正是用户在朋友圈的截图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款秤在生活中扮演的有趣的角色,也让这款秤的销量飞速上升。张悦称,曾经有一位用户的不自觉分享拉动了100台秤的购买量。

  如今,PICOOC已推出5款智能秤,分别定位不同人群,并且开始推出新的品类——臂带,不断为他的”数据帝国”开疆拓土,也让这款本不属于刚需的产品,硬生生闯入了刚需品的领地。

  而除了产品,他的“画像”事业也开始有了新的突破。

  一个女孩,每天坚持用秤,有一天她的体脂率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波动非常大。智能秤根据她的情况,推送了两个可能,一种是姿势不准导致体脂率变化,第二个是可能发烧。女孩当时测了体温,发现确实在发烧,只是自己没有感受到。这就是连续性数据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再后续,结合精准的画像,相应的服务就开始了。

  比如,一个女孩,20-25岁之间,测量趋势呈这样一个现象,体重下降,水分下降,体脂上升或不变。根据她水分的下降曲线,直线型或者缓慢型,再结合代谢率的变化,智能秤的算法模型可以推断女孩是在吃减肥药还是在绝食。因为减肥药主要是通过脱水的方式让体重减轻。吃减肥药会造成机体混乱,喝果汁可能会反弹,还可能导致暴饮暴食。针对这种情况,算法会根据她的身体状况推荐适宜性的体育运动,并根据她的减肥目标设定每日必须完成的运动量。或者,针对她的体质,推送让她身体恢复正常的饮食建议,和科学的减肥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