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主要是围绕着消费者的视觉需要,从硬件的性能、到内容的丰富性做全方面的服务。在这方面打好根基,再向其它方面发展。其硬件、内容、应用、平台等板块互相促进,互相提升,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在这方面基础打好之后,抓住用户的眼球之后,再向其它方向——智能硬件领域甚至是汽车领域前进。
眼睛是人类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一但控制了眼睛,流量就不用愁了。但是,问题在于,国内民众为内容付费的习惯还没培养起来,其硬件在价格上也不如小米和360接地气。
阿里巴巴:买买买
阿里巴巴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局算是比较慢的,一开始对众筹就不重视,淘宝众筹一开始是和淘宝星店同属于一个事业部的。京东众筹金额超过一亿了,阿里巴巴急了,成立了智能生活事业部来整合天猫电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宝众筹这三个部门,专门为智能硬件产品引来流量,并且调动资源加快智能硬件的孵化速度,支持智能硬件的推进。
此外,阿里巴巴还收购了高德地图,用来支持智能硬件的定位系统,牵头成立了SmartTV联盟,同时投资华数、文化中国等内容厂商,为智能电视做铺垫。
在自有品牌硬件开发方面,阿里开发智能电视盒子(天猫魔盒),主要是为了把金融平台、购物平台、广告业务整合进电视里面,而“无需网络,一秒付款”的“支付表”更是体现了阿里想借智能硬件来为商城带来更大收入的意图。
阿里巴巴是很罕见地开发出了独立操作系统,YunOS——这套系统也应用在阿里云手机上,主要的特点是支付的安全性。
不过,我可能为了付钱的便利性而买一个支付表,就如同很多人都买公交卡一样。但网购的安全和便利肯定不是购买电视和手机的理由,所以,在内容、硬件性能、价格方面阿里巴巴也得拿出竞争力才行。
百度:在云端,难落地
百度有许多自有品牌的产品,例如小度路由、小度WiFi、小度TV和百度无线音乐盒以及奇葩的“筷搜”等等,百度的长处在于大数据、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然而,这些长处在智能硬件领域很难用得上,因为智能硬件行业还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层面,这也是百度迟迟未能出爆款的原因。
所以百度打造了一个Baidu Inside平台,与众多的硬件厂商和创业团队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云存储、智能语音、地图导航、安全、图片识别、视频解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营销方面的帮助。
也就是说,百度自己做不出来很牛逼的产品,又不能眼看别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拉起了一帮小弟一起干,“扶持外部产品,内置百度服务。”
腾讯:连接无限可能
腾讯在智能硬件领域一直不断地尝试。旗下的产品不多。小Q机器人和球形机器人都是玩票的,投影仪Q影比较实在,然而这类产品需求不大。
腾讯是做社交软件起家的,QQ用户超过八亿,微信用户超过九亿。社交软件的本质是“连接”,腾讯依托QQ和微信这两个“连接”人与人的社交平台推出了“QQ物联”和“微信硬件”这两款新平台,让一些硬件连接进入腾讯的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信息交互、控制与分享等功能,“QQ物联”和“微信硬件”所链接的智能硬件款数已经超过一千。
此外,腾讯还开发了一款名为“TOS”的ROM,企图把微信和QQ上的智能硬件整合起来成为一体,以一个平台,连接人、手机、智能硬件和服务应用。
小米的战略是,让大家都用我的产品,再用我的APP连接起来;而腾讯的战略是,你们用别人的产品,也可以用我的APP连接起来。谁的可行性更加容易一些?当然是腾讯了。腾讯的“连接一切”战略避免了不同的硬件彼此成为信息孤岛,具有易用性和简洁性,能够优化用户体验,还降低了智能硬件设计者的软件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