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款名为VINCI智能头机的智能硬件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看名字我以为这是一款与VR(虚拟现实)类设备,点进去才知道其实是一款特别的耳机,听歌是主要功能,但实现听歌的方法却很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不需要播放器,耳机与播放器合二为一,同时加入了音乐个性化推荐、拟人化的交互等智能化的功能。在这款智能头机上看到了一些国外产品的影子,例如法国Parrot Zik耳机自带交互和个性推荐理念,不过,相对于只是为耳机『锦上添花』不同,VINCI尝试重新定义耳机,属于为数不多的创新型智能硬件。
中国过去数年一直是制造经济主导,缺乏创新是客观事实。
一些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互联网界的诸多成果案例均是学习硅谷,即C2C(Copy 2 China)模式;硬件产业的核心地带深圳却落了一个『山寨之都』的坏名声,山寨成为中国创造者们想摘掉的帽子;过去数年中国都缺乏专利和版权保护意识,不论是影视还是音乐的盗版都非常普遍。
缺乏创新的现象最近都有所好转,例如正版化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创新开始增多……中国正在从制造经济进入到创造经济时代,政府正在鼓励万众创业,海量创业者进入之后,如果缺乏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创业者很难有机会凭借创意idea发展壮大,反之则会形成硅谷效应,诞生许多伟大的公司。因此创业大潮即需要创业,也会催生很多创新。
智能硬件产业的创新需求更加强劲。智能硬件作为一个全新概念,应该是创造各色新东西,让世界真正智能起来,进而让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生产更加效率。一个惨淡的事实却是,智能硬件同质化非常严重,这与许多idea是舶来品有关系。例如,Google Glass一出国内一堆智能眼镜出街,Fitibit大卖一堆手环又出来了,GoPro上市、Dropcam被Google收购,都会在国内掀起一股『copy热』,最终就是大家的产品做出来差不多,且几乎都抓不住中国用户真正的需求,例如Nest、Dropcam的抄袭者们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家居环境与美国很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许多创业者在产品同质化难以突出差异的情况下,去打价格战或者口水战营销,带来恶性循环。所以,没有什么行业比智能硬件更需要创新了。
智能硬件行业应该如何创新呢?从引发行业关注的VINCI头机可以看到未来智能硬件创新的一些机会。
1、交叉创新:跨界产生化学反应。
乐视有一个词,说生态化反,就是将一个生态不同环节结合,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结合,都会产生化学反应。看上去有些口号,仔细想想却是事实,很多创新来自不同技术、不同产业的结合,例如生物与科技结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实际上智能硬件产业,很多创新可能就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结合。
智能硬件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智能摄像头、智能家电、智能影音、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无人机、机器人诸多细分领域。可以看到,过去不同领域的结合已经催生出创新项目,例如DJI(大疆)的成功并不只是无人机,而是无人机+摄像头,即空中航拍。再比如现在火热的儿童手表,都可以打电话,其实是可穿戴+移动通信的结合,VINC智能头机即是可以监测运动、体感的可穿戴设备,也是软硬件和内容一体化的智能影音播放设备,未来可能还会切入更多智能硬件领域。总之,领域交叉,有望激发创新,未来会诞生更多横跨不同智能领域的创新智能硬件。
2、交互创新:智能硬件致命痛点。
做产品的都会经常把『痛点』挂在嘴边,智能硬件现在有许多痛点,如果说有一个痛点很致命的话,那应该是交互,智能硬件在I/O(输入/输出)上越来越羸弱,基于屏幕+键盘的PC交互时代,基于触摸屏的手机交互时代,都失效了,很多设备屏幕都没有,或者有也很小例如Apple Watch,但人们与设备交互的需求依然存在并且很强烈,业界常见的做法都是通过手机App去与智能硬件交互,这实际上是在走老路,这种方式并没有让交互变得更简单,更编辑,更高效。所以在智能硬件的交互上,依然还有许多可以创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