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2016 CES上,可穿戴设备展区面积相比去年增加了两倍

  

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为女性打造的可穿戴设计风格更柔美2

  

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2016 CES上,Fitbit 发布了一款可以“换表框”的智能手表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讯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由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全新感官体验的时代,无论是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闪亮登场的各种虚拟现实眼镜和头盔,还是蓄势待发的物联网交互技术,抑或是锋芒毕露的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都在不断将这种体验推向高潮。

  “但说了这么多,这一切都是在为可穿戴设计做铺垫。”为炙手可热的可智能穿戴公司Fitbit成功打造健康追踪系列的戈迪·阿密特(Gadi Amit)却认为,在这场看似内容芜杂、线索千头万绪的科技盛宴中,被热炒了数年的可穿戴设计才是这个新感官体验时代真正的“集大成者”。这种观点并非空选来风,今年的CES上,可穿戴设备展区面积相比去年增加了两倍。

  “想想吧,再过一些年,虚拟现实装备、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技术,一个个所谓的‘黑科技’,最终都被纳入到可穿戴设计的领域中,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家常菜。”阿密特认为,要做出真正能为人们解决问题、具有高度实用性的可穿戴设计,仰赖于各种技术的成熟。“几年后,人均拥有日常可穿戴产品的数量很可能超过十件,设计在产品开发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

  阿密特所言非虚。根据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预测,作为电子产品行业发展最快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在未来的2到4年里,产值将达到300亿到500亿美元,从中获益最多的,很可能从科技公司演变为设计师群体。事实上,已经有不少设计师用贴近生活的柔性手法,将外表刚硬的“黑科技”彻底“洗白”,让它们成为日常生活“柔软”的一部分。

  

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HiSmart背包通过智能模块将控制和接听手机的功能“缝”到了皮革上

  

2016:看智能穿戴如何“洗白”“黑科技”

 

  skully头盔被网友戏称为全球最智能的可穿戴设计

  洗白“黑科技”

  在科技力量的驱使下,可穿戴设计已经幻化成日常生活用品,戒指、背包、胸针、手镯、头盔、手套、运动鞋,尽可随意发挥想象。比如,去年震惊纽约时装周的HiSmart背包,通过智能模块将控制和接听手机的功能“缝”到了皮革上。据说,不久之后,HiSmart还会推出第二代升级版,增加音乐播放控制、实时拍摄、远离提醒、GPS定位等功能。

  工业心理学博士、西班牙设计师马库斯·维勒(Marcus Weller) 则把着眼点落在细节之处,因为亲身经历了一次轻微的驾驶事故,他萌发了设计智能头盔的念头,这款skully 头盔被网友戏称为全球最智能的可穿戴设计,摄像头、微处理器、附带分段行进式导航功能,能够为车手播报建议路线,自动无级变焦显示技术、后视系统的技术能让驾驶者轻松无死角地了解周身驾驶环境,消除视觉盲点,安全并线。

  可贵的是,虽然负载多重技术,但这款头盔的造型并无突兀和怪异之处。不仅如此,有专家预测,看起来普通的skully头盔还有很大升级潜质,或能将钢铁侠的战衣变成现实,亦或者能将高大上的无人驾驶技术与可智能穿戴设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