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能鞋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总体而言,传统的制鞋业已经呈现饱和状态,鞋企目前正在探索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深入,智能鞋有望成为鞋业下一个突破口。

  三、中国智能鞋发展概况

  智能鞋在国内最早由耐克、阿迪达斯于2012年前后推出,最初主要应用在运动鞋上,但市场反应并不好。

  2013年,智能穿戴概念开始成为风口,智能鞋也由此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内鞋企也开始跟进,双驰企业成立智能鞋孵化平台开始研发智能鞋,李宁与小米宣布要联合推出智能跑鞋……几家知名鞋企都开始投入精力到智能鞋领域中。

  2014年,互联网产商成为了智能鞋领域的主导者,这些互联网产商以智能童鞋为切入点,让国内市场上首次出现了国产智能鞋。

  2015年,智能鞋市场百花齐放,传统鞋企、互联网企业都在发力,市场上出现了数十个智能鞋品牌。其中,传统鞋企如双驰企业,凭借智能鞋孵化平台,与创业团队合作,连续推出多款智能鞋。而李宁、361°等鞋企则与小米、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共同生产推广智能鞋。2014年表现抢眼的互联网企业由于缺乏对制鞋业供应链的把控,无法控制风险,开始出现疲态。

  总体而言,智能鞋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鞋企,都是在小范围试水智能鞋,但可以看到智能鞋已经形成一个产业,并在不断扩大中。鞋企积极参与互联网的跨领域互动成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制鞋业普遍对智能穿戴技术在鞋子上的应用抱乐观的态度,认为这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之一。

  四、智能鞋产品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鞋主要可以分成计步鞋和定位鞋两类。计步鞋主要的销售对象是运动爱好者。在2015年,计步鞋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智能鞋。根据淘宝、天猫、京东、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公开数据统计,计步鞋在2015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

  另外一种产品种类是定位鞋,这种产品主要针对儿童。儿童智能定位鞋能够监测定位儿童位置,可防止儿童意外走失,保障儿童安全。近两年陆续有百度、腾讯、李宁、361°、达芙妮等巨头投身儿童智能鞋领域,业内对儿童智能鞋前景普遍看好。

  除此之外,市场还有针对老人、孕妇的产品,但也没有脱离计步鞋与定位鞋的范畴,给老人的产品主要采用定位功能产品,给孕妇设计的鞋子则考虑运动健康的场景,主要应用有健康管理功能的计步鞋。

  相比去年,今年智能鞋产商数量有所增加,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5年,有超过10个智能鞋品牌亮相市场。其中传统鞋企数量增幅最大,目前数量已经超过互联网公司。而目前市场主流的智能鞋品牌有5个,如表格中所示。

  智能鞋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官网、官方旗舰店、授权代理、众筹渠道等,其中官方旗舰店和众筹两个渠道的销量占全部渠道80%以上。而传统鞋企像李宁、双驰这样还拥有自己的线下实体店可以销售智能鞋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销量。

  五、智能鞋产业链分析

  智能鞋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从产业分工维度看大致有芯片及零件生产商、移动开发者、鞋子、工业设计四个环节。

  2.芯片及零件生产商

  第一是芯片及零件生产商环节,包括:芯片、传感器、电池、感应器、无线模块等。第二是芯片,根据品类的不同,芯片及其他零件生产商也不同,主流的供应厂商有有intel、高通、MTK等品牌。随着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基于可穿戴芯片的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也陆续出现。目前高通和MTK的芯片方案比较常见。第三是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鞋设备感知外部环境的窗口,也是产品功能差异化的重要硬件,传感器的敏锐程度往往决定了产品的准确性。智能鞋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3类,包括交互感知类、生理参数检测类及环境感知类。因微型化、低成本、高精度等优势,目前的智能鞋基本上都采用了MEMS传感器。第四是电池,智能鞋的电池分为两类。一类是纽扣电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一般应用在蓝牙和低功耗的传感器元件上。另一类是可充电锂电池,可以进行反复充电,成本较高,且要定期充电,一般应用在较高功耗的GPS定位智能鞋中。

  2.鞋子

  鞋子作为智能鞋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智能元件的载体。但从鞋子本身来说,其品牌、质量、性价比、外观等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并没有改变,智能功能是鞋子的附加分,而非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