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从去年起就一直反复不断的被各行业提及,2016年伊始就已经被打上“虚拟现实元年”的烙印。如今,大多数的互联网巨头都分出了相应的精力去开拓VR的道路。VR的应用不再局限游戏,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为我们实现了更多虚拟现实的应用。VR在游戏、影视、旅行、探险、教育、医疗、康复训练、买房装修等方面都有应用。
随着可穿戴以及VR市场的急速发展,相关行业的大跃进正在进行。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逐渐放缓,201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市场出货量提升了172%,这个成绩让人惊叹。在今年MWC大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令人惊喜的新设备,同时新趋势也在众筹和大厂商的产品中得以展现。高通、英特尔而都在通过自己的技术加速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产品出货量为3950万,预计2016年出货量将上升至6400万,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产品更有希望飙升至1.734亿部。互联网持续作用以及智能手机市场与技术创新且疲态,为可穿戴设备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尚欠火候
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硬件创业浪潮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创业分支,甚至在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的智能手表上市前,国内的不少创业者就率先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而且还针对儿童群体推出了儿童智能手表。
儿童智能手表虽是互联网行业的新兴品类,但产品间的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目前仅在国内就已有多家企业推出了自己的儿童智能可穿戴设备。
儿童智能手表被称为“安全神器”,是因为儿童智能手表具有定位+通话功能。孩子带上智能手表之后,定位功能可以让家长随时监控孩子的动向,通话功能可以让家长与孩子随时沟通,还有一些儿童智能手表具有发微信、监听等功能。对于关心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些都是痛点。一个小小的智能手表,可以让家长时时感知到孩子的存在,安全感大大提升。
而随着近日,儿童电话手表安全问题再入媒体视线, CCTV一套《焦点访谈》栏目发布了《“安全神器”藏隐患》的新闻专题的报道,为这一行业泼一盆冷水。节目中,《焦点访谈》栏目援引一份网络安全反馈机构的报告表示,儿童智能手表存在的安全漏洞,将导致黑客可实时监控儿童,掌握儿童行走轨迹。业界认为,现在多数是传统企业做儿童智能手表,它们缺乏抵御黑客攻击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极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受央视接连报道,市面上儿童智能手表销量受到影响,厂商不得不调整宣传策略,以安全为噱头大肆炒作的景象不复存在。经此一役,儿童智能手表短暂性地回归了理性发展。市场对可穿戴设备产品的不断检验,将倒逼厂商不断改善产品,并最终推出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这对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三、车联网智能后视镜成为趋势
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车联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据有关部门预计,2016年国内车联网用户将增长至千万量级。车联网产业规模巨大,然而,“车”-“联”-“网”的全产业车联网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发行业发展的最优解决方案。
由于车联网概念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的爆发,因此雅森展会上的汽车电子(车载智能硬件)部分也成为了展会上的重点。相比去年,今年的雅森展出现的一些变化,或许可以说明后装厂商眼中车联网的发展趋势。
车联网智能后视镜成为了主旋律。无论是飞歌、华阳等老牌大厂、还是各种小厂商,大家的展台上都出现了智能后视镜,并且都占据了核心位置。
目前主流的智能后视镜基本上能够实现车机的所有功能。无论是联网之后的导航、娱乐、通信、还是倒车影像等功能,智能后视镜都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后视镜的安装相对相比车机动不动就要拆车接入 CANBUS 的安装方式简单很多,对车辆的破坏较小。其次,智能后视镜在功能上更强大。例如 ADAS、前后行车记录等功能关乎安全,更贴近用户的痛点,在智能后视镜上有普及成为标配的趋势。由于硬件成本和定位不同,智能后视镜的价格覆盖了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的区间,但总体上比车机更低,能够给用户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