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模具可以给我换,我怎么确定你别的东西不会换?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宋卿郑重地说,“我们不可能拿自己都不满意的东西给家长和孩子,。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对客户的态度,不可能因为赶时间就妥协。”
于是宋卿拒绝了和这家供应商的继续合作,因此也推迟了春节上市的计划。
经此一役,宋卿总结到,“对于开模这一关键环节,做智能硬件的创业者们必须高度重视。“模具品牌不对精度必然达不到要求,模芯材料不对,外观肯定要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在合同里清楚地约定模架和模芯的品牌和型号,并且在开模前现场查看检验,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采购单据证明。由于合同里做了明确规定,所以事后供应商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赔偿。”
③ 《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平衡》
“想做出完美的硬件产品,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总会面临万般的纠结,而从设计完成到量产实现还潜藏着无数的坎坷,这个过程中夭折的项目不计其数。”宋卿说,“很多时候我要求外观面不能看到一条开模线。结构和模具设计的第一反应总是这样做不了到,其实最终总会找出一些合适的解决办法,但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磨合,去平衡。”
而执掌设计“生杀大权”的通常是产品第一负责人,在创业初期往往由CEO亲自拍板。
“平衡的过程需要考虑外观、效率和成本等各方因素,所以决策者必须对公司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要求有着充分理解,如果你让工业设计跟结构设计自己去沟通一个解决方案,最后一定会妥协出一个完全无感的产品。。”宋卿说。
④ 《市场与定价》
即便宋卿的第一期产品已经在京东上成功完成了众筹,但尽快打开市场仍是宋卿关注的重点。由于产品已经做到足够优质的体验,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主动寻求合作的伙伴。
对于智能硬件来说,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非常看重营销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创业者们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消费人群是哪些,有多大。这也是宋卿选择众筹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品的定价则是智能硬件创业者们需要慎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在商品销售初期,创业者们因为害怕竞争对手卖得比自己便宜,市场份额被剥夺,所以总是一味地降价,甚至以“零利润”销售。
“如果没有后续融资的接力,“零利润”销售对创业团队就等同于自杀,而且往往最后也证明了很多是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宋卿谈到,“中国已经步入中产阶级主导消费的阶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价值和品质买单。创业者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低价并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因素,产品的定价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出它对应的永远要体现价值和消费者的心里预期。,” 把适当的利润考虑进去才是合理的定价。
总的来说,智能硬件的创业之路“道阻且长”,创业者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时刻留心脚下的“坑”。只要踏实地做好有价值、,有需求的产品,努力把产品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极致,就一定能获得市场和天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