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曾经看似不可能的智能生活体验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智能硬件”也早已变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名词。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硬件市场矛盾重重需寻找新机遇
智能硬件有五大类别、三个基本组成,五大类别分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健康医疗及其他,三个基本组成分别是硬件、智能以及连通能力。
产业科技新闻从智能制造动态中获悉:当前,智能硬件正在成为科技行业新一轮增长的风口。但行业内各企业的生存现状却很不乐观,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研发力外,整个智能硬件市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两个层面看我国智能硬件市场现状
智能硬件正在成为科技行业新一轮增长的风口,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硬件零售量为1.3亿部,预计2016年销售额将会突破500亿元,其中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占比超过50%。
首次从行业层面来看,智能硬件的整个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2015年,智能硬件热门品类的销量已经破千万,在2016年,还会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的带动下继续增长;同时,巨头们将继续扩展生态。受益于平台的成熟,中小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本身。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看,互联互通与交互方式的优化将成为2016年智能硬件产品发展的重点,这种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以及交互方式的优化,不是单一的智能产品所能够完成的,它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智能类产品的用户粘性与其实用性息息相关,简单、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前景虽美创业却很艰难
智能硬件市场前景虽被广泛看好,但现实是残酷的,鱼贯而入,必然要经历大浪淘沙。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初创企业倒下,即使留存的企业也面临诸多行业困境。截止到2015年末,中国完成A轮融资的智能硬件公司接近300家,而完成B轮融资的仅有20家,90%的初创公司难以为继。究其原因,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技术、未带来真正价值等因素严重阻碍着我国智能硬件企业做大做强。智能硬件企业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些挑战,就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智能硬件以互联网、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技术来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具有跨界融合、软硬并举的特征。最终要实现的是硬件与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这一切要实现的前提是硬件制造企业之间的数据贯通,而在实际中企业跨界合作却存在厚厚的壁垒。
打破产业瓶颈让智能硬件真正腾飞
当前我国智能硬件行业创业情况很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研发力外,整个智能硬件市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则滞后创新,行业需要规范
智能硬件产品诞生时间很短,体验应用十分创新,因此在特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责任也不明确,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2.市场培育不足,用户耐性不够
由于智能硬件产品出现时间较短,用户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接受,这就需要厂商和行业携手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逐渐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使智能硬件市场走向成熟。
3.产品功能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尽管在很短的时间内涌现了大量智能硬件产品,但是大多数产品功能较单一,质量较差,影响用户体验,不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4.产业链不完善,生态壁垒需打破
针对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亦有不同。很多智能硬件产品采用的无线连接技术多种多样并不统一,各平台之间壁垒林立,很难实现更开放的互联互通,因而需要行业制定统一的生态连接标准,促进各开放平台真正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