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程序员眼中的小程序

性能优化

我和朋友们都好奇腾讯是如何把Webview体验优化到如此流畅的,那么猜测有以下几点:

  1. 在 Webview 层进行优化,删除了为了通用性而增加的代码。(内核层面)

  2. 使用 Virtual DOM 的方式,使得渲染出来的元素每一个都很match这个 WebView,避免用户自定义之后,渲染其他影响性能的DOM(DOM层面)。

  3. 只提供了限制级的脚本调用(js层面)。

小程序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1. 显而易见,建立在成熟的 Web 基础上,可用性和成熟度就比 RN 或者 weex 高很多,基本不需要过多的实践,就能推广开来,开发成本低。

  2. 小程序下载包的方式很自然,只用把静态文件下来即可,轻松实现即插即用,用完即走,不需要注册 Activity,不需要 hack。

  3. 同时数据走Native,避免了前端的跨域问题,同时又变的可控制。

  4. 使用原先 js-sdk 的方案,提供 SDK 的方案也很成熟。

即便是如此,还是测试了很久,但我相信这绝对不只是技术上的测试了。当然产品方面的东西我并不是很懂,不敢做其他的猜测了。

结尾

再讲讲开头的那些程序员吧,他们有的人每天都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