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马上到来,就笔者对智能硬件行业的了解和观察,目前行业内新兴厂商较多,虽然创新足够但是技术不足,在缺乏底层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如何积累人气来形成足够的市场认知是一大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一大批产品的功能容易浮于表面。
第4页:没有利润的低价产品生存都成问题
现阶段的智能硬件产品存在界限上的模糊,原因可能也与产品的不成熟有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缺失也使得众多厂商极为谨慎,大多会选择从低价产品试水,例如十几块钱的VR盒子和几十块钱的穿戴手环。没有利润的初级智能硬件市场使得很多厂商生存都成问题。

巨头通过现有的强大资源可以实现智能设备真正的云端智能化
让智能产品的交互体验更为简洁,例如通过WiFi模块实现快速的端对端互联,这方面占有优势的还是各大互联网巨头例如百度、小米、360,他们通过现有的强大资源可以实现智能设备真正的云端智能化。

北京雾霾爆表的时候火了一大批智能空气监测设备
北京雾霾爆表的时候火了一大批智能空气监测设备,但尴尬的是除了检测空气质量却没有净化空气的功能,无法完成一整套智能简单使用体验的闭环,让人觉得产品鸡肋的同时只能补一句:“十米开外看不到人,你说雾霾爆表这不废话吗?”
第5页:为了智能而智能创造的只是伪需求
“硬件不硬,软件太软”是当前智能硬件发展的一大通病,做产品无论PPT有多酷炫也抵不过用户的实际上手体验,首先硬件部分要做的过硬,起码要不弱于传统硬件,其次是要软件交互贴心,为用户想到了一切的使用场景和交互方式。

“硬件不硬,软件太软”是当前智能硬件发展的一大通病
为了智能而智能创造的只是伪需求,真正做到使用体验的差异化才能吸引到用户的关注,如果2017年有智能硬件厂商找准用户使用痛点,那么距离热销也是咫尺之遥,复制当初大疆无人机、小牛电动车的成功案例不在话下。

真正做到使用体验的差异化才能吸引到用户的关注
总体来看,智能硬件虽然一路走来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广大用户对于智能硬件的认识尚未形成,实际上并未达到大众实用的地步。而生态系统的完善以及行业标准的制订也成为智能硬件产品发展过程中始终难以回避的问题。但是说起智能硬件市场的未来,单单一个大疆无人机的市值已经过百亿美金,如果成功可以复制的话,智能硬件市场的未来绝对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