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智能硬件创业犹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扩张,而根据艾瑞提供的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数据,2015年相对2014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高达近300%。
但发展到2016年,智能硬件创业热度到了一个迅速下坡的拐点,如今,智能硬件创业的萧条从媒体对这个行业的关注上也已经可以感受得到。
日前,有创业者说,整个2016年,智能硬件似乎陷入了无人问津的怪圈,投资人不搭理,媒体也不感兴趣。即便是智能硬件的分支VR领域,也几乎陷入廉价化、普遍被看衰的怪圈,在过去的几年,行业整体起色不大,国内智能硬件市场从火爆迅速进入到冰点。
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智能硬件浪潮兴起至今,目前真正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10%。这意味着90%的智能硬件厂商已经倒下或者失败。
根据相关的工商资料显示,3000多家智能硬件企业在2016年注销关停,并且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研发企业上。即便是智能硬件的热门分支VR也开始在2016年下半年遇冷,许多中小创业公司倒闭或裁员屡屡发生。
这不是没有原因,在当前的智能硬件行业,跟风与追热门概念成为常态,两年前IOT概念被引入国内,各大硬件厂商都一窝蜂涌向智能硬件中的家居领域。一时间,智能电饭煲、智能插排、智能开关等产品纷纷涌现。
而这些产品涌现之后,多数悄无声息的关闭了产品线,后来智能可穿戴火了,许多厂商一窝蜂扎入智能可穿戴项目的创业,导致死亡率高企。
前面也提到,3000多家智能硬件企业在2016年注销关停,并且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研发企业上。
这背后的实质是,当时大举抢滩的资本与创业者根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这个行业,而更多是急着去占据热门概念与行业的坑位,以为坐在风口上就会飞起来,但许多人没飞起来,却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智能硬件行业也几乎没有标杆性的成功公司,也缺乏引发大规模关注的有技术含量的爆款,产品多半集中于没有技术含量的手环、秤、插座、音箱、桌子、路由器、筷子、空气净化器等这类日常用品。
智能硬件产品的本质应该是定位于人与硬件的智能交互,这同时是深挖人性需求之后的结果。
但当前产品智能化产品的智能程度相当有限,很多厂商对电子设备稍加改进加上Wi-Fi或蓝牙功能、或者做个APP在手机上可以查看硬件数据之后就称之成智能硬件,这些产品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也相当有限,甚至许多产品出现根本不知道用户场景与用户需求在哪儿。
早前有业内人士举了一个案例表示:最新的捕鼠器特别智能,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手机控制点击老鼠,或播放噪音吓死老鼠,唯一不足的就,你需要抓住老鼠塞到这个捕鼠器里。
这类缺少应用场景的伪需求创业与产品开始让许多用户对所谓的智能硬件产品不再感冒,也有业内人士脱口而出:许多智能硬件看起来更像是智障硬件。
这体现当前智能硬件创业者捕捉用户痛点能力弱。智能硬件的用户体验本身应该是复杂而且多元的。智能硬件的关键在于智能,用户的需求不仅在于满足功能,更重要是让产品的触感、观感有迹可循、满足趣味需求并让用户寻找存在感。
但现实却是有着很多伪需求智能硬件。类似于智能插座、智能灯泡、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产品,几乎设计原理都是可以通过APP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进行开关控制,但显然,这与用户的真正需求太远,通过手机APP来控制举手投足即可操作的硬件并没有打到用户的痛点。
比如说,在北京雾霾爆表的时候一大批智能空气监测设备开始出炉了,据说这些智能检测设备在人们目力所及之处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会提醒有雾霾,但却没有空气净化的功能。
另外是供应链环节的控制。有专业人士谈到,一个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建设期,由于涉及到供应链上下游各个角色的利益分配与博弈,这个过程很难被缩短。
但许多创业者都把它想的简单了,在它们看来,产品设计与创意有了,找个代工厂来做就行。
在硬件硬件的供应链中,与手机行业也差不多,在元器件、代工、渠道、原材料、创意设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许多代工厂的技术难以支撑产品的出货周期与产品质量,产品想象美好,但实际做出来的东西差强人意,产品出炉后发现细节做工甚至螺丝都不对,于是产品又要重新设计推到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