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硬件品牌之困:成名之后 成型之前

FIIL耳机联合创始人、现CEO邬宁

成型壮大“去东风”

邬宁解释说,从一开始碰面动议共同创业做耳机,便已经明确不是一款“明星耳机”,而是要从无到有打造一个比肩国际大牌的耳机品牌,即便汪峰本人也对这一点非常清楚。

“从一开始建立品牌的时候,大家就把这件事情想得很清楚,汪峰自己在这方面并不狭隘,他也想得很清楚。”

这位FIIL耳机CEO谈到了明星和品牌的相互作用。“明星产品一定程度被玩坏了,甚至在有些用户眼中是负面的,因为之前有明星玩票。而只靠明星的话,品牌的生命力其实有限,打比方来说,不同演艺明星的受众、生命周期都是有限定的。”

邬宁认为品牌的长久驱动力来自文化内涵和产品力本身,即通过一次次产品推出,一年又一年累积用户,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形象,而这种形象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然而如果依赖明星本身,持续消费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邬宁还透露,从今年开始,汪峰会更多以董事长的身份帮助FIIL,并且会最大限度降低站到台前的概率,核心就是希望外界记住他们是FIIL耳机,而并非汪峰耳机。

但汪峰对于FIIL品牌的作用,邬宁认为是不言自明的,至少举例来讲,拥有汪峰的 FIIL,比其他品牌有了更多被外界知晓的机会,无论是科技圈、音乐圈还是耳机圈。2016年全年,FIIL耳机的整体销量达10万台量级,在众多硬件初创公司中,成绩算得上优异,但即便如此,FIIL需要将销量翻一番,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不过,FIIL方面认为不能等到盈亏平衡才去考虑“去汪峰化”,这样对于品牌的打造并不健康。

在FIIL的投资人梅花天使吴世春看来,10万台的销量已经足够出色,明星效应带来了高起点,但相比马拉松一样的智能硬件品牌打造之路,创立2年的FIIL还有不少的路要走,最需要的是耐心,以及在产品市场站稳脚跟。

同时,成型壮大要“去东风”的问题并不孤立,小米生态链也在去年开始被外界频频关注起该问题。一方面,使用“小米XX”的品牌确实能够从一开始站上高点,利于销量和用户积累,不过一旦产品存在的问题被曝光,也会相应累及小米公司,于是小米在去年推出了米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