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会做死的智能硬件产品,都有些什么特征?

 

  看到知乎上有个热帖《这些年你见过最扯淡的智能硬件有哪些?》,忍俊不禁。好多项目只是在构思忽悠群众募资阶段,大家图个乐也就得了,但后来真的看到好些前仆后继投入进去的所谓智能硬件项目,看完简介就知道会做死。为节省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精力和金钱,就多唠叨几句。

  照例,首先说结论:

  1. 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加触控萤幕的;

  2. 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加遥控的;

  3. 很多不相干功能叠加的;

  4. 还没用户就搞开放平台的。

  包含以上特征的「智能硬件」会做死,包含越多死得越快。

  定义约束

  这里所说的智能硬件并无严格定义,只要厂商宣称自己是智能硬件,我们就把它纳入进来,无需带有处理器甚至无需带电,就比如那个「55 度杯」。

  这里所说的「做死」有两种情况:

  1. 指销量远不及预期甚至根本没有下达二次订单,产品已死;

  3. 智能部分最后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智能」已死。

  一个智能硬件是否有用,其实是见仁见智的,可能对一些人有用对另一些人就完全没有用,对后者而言就会觉得这个产品是纯粹扯淡。本文就不对「是否有用」这个话题累述了。

  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加触控萤幕

  如果一个已经成熟的硬件添加了触控萤幕,那其实它自身就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输入和输出能力,既然能独立输入输出了,不用猜就知道它肯定有了自己独立的连网、运算和存储能力。

  看上去功能强大了,但成本也飞上去了,成本直接会导致这个产品是不是会做死。如果你的智能硬件比别人的传统硬件贵那么多,但功能并不比传统硬件强大许多,这就会直接拖死这款产品。

  而且,基于这么牛B 的硬件,无论是老板还是产品经理都会拍脑袋想出很多功能来,开发团队疲于奔命,导致这个产品最基础的功能都没有做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举两个范例:

  1、VOW 智能耳机

  在传统头戴耳机上加了一块萤幕,可以WiFi、蓝牙、3G 连接,直接下载音乐,号称能够连接灵魂与灵魂。你看,模特儿带上都哭了,是沉得吧……

  

 模特.jpg

  2、Zettaly Avy智能音响(名字就这么拗口),号称是:

  「有大脑的音响,不再是谁的附件。采用最新一代ARMCortex-A7 处理器,搭载了纯原生安卓系统4.4,支持蓝牙4.0 和WiFi。至于音响方面,配置了2 个5W 的喇叭,音效可以与市面上500~600 块的音响相媲美。」

  你看,我成本都1000 多了,做出来的产品都能跟市面上500 块(约台币2500 元)的音响媲美……

  

55baedf6e09ca.jpg

  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加遥控

  在一些功能单一的硬件上,加入远程遥控功??能,就号称智能硬件产品。如果这也叫智能硬件的话,为什么不把红外遥控的空调、电视、电风扇也叫做智能硬件?仅仅因为你用的是WiFi,可以在公司控制家里的电器?

  这种遥控功能,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大价值,普通老百姓并不需要远程遥控屋子里面的电器工作。在公司遥控电锅开始工作,请问谁帮你淘米下锅?在回家路上遥控空调启动,请问你家是有多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温度降下来么?

  智能的意义在于自动化处理,自我分析并给出执行动作。遥控的智能电器就不点名了,一堆一堆的,想要看的同学可以直接移步各大家电电商网站的群众募资板块。还好,远程遥控功??能增加的成本并不高,反而能卖高一些的价格忽悠用户,用户买回家去才发现没有什么用。

  不相干功能叠加

  一个功能不够有吸引力,就再加一个、两个、三个,一直加到你满意为止。产品经理也可以跟老板交差了:「你看,我都做了这么多功能,用户还是不买帐,这不怪我」。

  看这几个范例:

  1、 Dream Flower 智能花瓶

  「就是网关、无线路由器、温湿度传感器、CO2 传感器、可调炫彩灯、PM2.5 检测、噪音检测器等设备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智能花瓶,可感应室内温度、湿度、CO2 浓度、噪音强度以及PM2.5 含量,并将相关数据显示在瓶身上的显示萤幕和我们的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