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疆一方面推出更多新产品以更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完善销售和维修渠道以提供更好服务。
继深圳欢乐海岸店、首尔弘大店和香港铜锣湾店之后,全球第四家大疆官方旗舰店于今年 12 月在上海新天地开张。与此同时,大疆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 年公司销售额将达到 100 亿元( 同比增长 60% ),其中有 80 亿来自海外市场。
初具规模的生态链帝国,是小米在手机业务之外的第二战场
虽然在今年推出了多款主打“ 黑科技 ”的手机新品,但小米依旧没走出被外界看衰的局面。好在,小米生态链帝国在今年已经初具规模。
在 2016 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小米 CEO 雷军在演讲中透露,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数量已经达到 77 家,预计今年生态链硬件收入能达到 150 亿元。
小米生态已经连接激活了超过 5000 万台设备,这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都不多见。雷军还透露,在已经投资的这 77 家生态链企业中,有 30 家发布了产品,其中 4 家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另有 16 家的年收入超过 1 亿人民币,有 3 家的收入超过了 10 亿人民币。
官方还给出了一些细分品类的销售情况,其中小米手环总销量达到 2300 万,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仅次于 Fitbit );小米移动电源总销量达到 5500 万,名列世界第一;小米( 米家 )空气净化器年销量达到 100 万,中国市场第一;小米耳机总销量为 1800 万;小米插线板总销量为 550 万;小米( 小蚁 / 米家 )摄像头总销量为 330 万。

显然,不管是官方给出的一组数据,还是今年登场的多款小米或米家新硬件产品,都能说明小米生态链在三年之后已经长成一棵大树。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生态链不仅吸纳了大量智能硬件初创企业,还把诸多传统科技品类甚至是日用生活品类囊括其中,例如今年就推出了诸如小米笔记本这样的成熟硬件品类。

借由数十家生态链创业企业源源不断的供货,小米平台正在迅速成长为一家“ 百货公司 ”。从手机、电脑、电视、音响、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到净水器、电饭煲、插线板、体重秤、床头灯等生活用品,小米平台( 包括线上的小米商城以及线下的小米之家 )涵盖的产品种类愈加繁杂,小米“ 科技界无印良品 ”的形象在 2016 年雏形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