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就可以写一个多线程的应用,同时向ArryList这一类非线程安全的容器中存放内容,然后观察为什么他们是线程不安全的,会出现什么问题,生动又形象。
PS: 这里顺道说一下,这就是为什么创建线程时建议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至少是可以识别的名字,否则在这里都不能区分出哪个是自己的线程,想切换还麻烦。
2 后退执行
这里所说的后退执行,是有些时候我们在debug代码时,懒的每个方法都进入单步调试,就会出现你观察一个变量值的变化时,某个方法没跟进去,结果值就变了,不得不重来一次。
依靠后退执行的功能,可以后退,就像下棋时悔棋那种功能一样。当然,这个后退招待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在IDE里被称为Drop Frame。
有了这个功能,我们在Drop 了当前这个Frame之后,已经改变的变量值不会恢复。比如你向当前调用方法里传入了一个List,并且在方法中向List里添加了内容,那在Drop到调用该方法的地方时,List不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但是在该方法再次被调用时,你可以观察List什么时候被改变的,至少不需要再重跑一遍程序了。甚至你可以一言不合就后退。
3 条件断点
为了调试代码,就需要在要观察变更的地方添加断点,然后小心翼翼的一步步执行。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循环里,又或者该方法会被多线程同时调用到的时候,你小心的向下单步调试,发现没有你关心的内容,又从循环开始处跑下来,还是没你的内容,人就开始烦燥起来。
其实,在添加断点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断点增加一定的条件,这样,在指定的条件满足时,断点才会生效。
IntelliJ IDEA内,在断点上右击,会弹出如下图的条件框,输入指定的条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