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mo虚拟现实手部力反馈外骨骼创造者,狂热机器人工程师谷逍驰

就这样,谷逍驰去到一个又一个实验室,又通过实验室里的学生介绍认识他们的同学,在美国这样跑了大半年时间。

回忆那段日子,谷逍驰的感觉是“非常不正常,非常开心”。有时,去到一些地方他一个人都不认识,全靠朋友的邮件介绍,遇上没定成酒店就抱有侥幸心理去看看实验室有没有床,或者看能不能睡别人的沙发。

“我性格本来就比较外向,他们人也很好,还是比较顺利,同时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谷逍驰觉得这对他后来在创业中与人共事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一定要大费周章去这些实验室探个究竟呢?

谷逍驰告诉记者,他认为当时的他,无论是专业上还是商业化落地上,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太不全面,迫切想要学习,尽管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但他认为这一趟“很值”。

价值观转变

虽然加深对世界认识的方式比较奇特,但谷逍驰认为比真正学习到东西更重要的,是保持持续不断的充足求知欲。除了在实验室中学很多跟机器人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他认为自己那个阶段最大的收获在于价值观的转变。

“我曾经的信仰一定是技术第一,如果你技术不如我,你就是垃圾。”这是很多技术流的惯用思维方——而谷逍驰在流浪美国的一年后,对这种想法产生了极大的转变。

他说观点转变有两个理由:

其一,走访了美国这么多顶级高校实验室,观摩了几个顶级机器人大赛后,一方面谷逍驰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酷的事业,凝聚了人类的伟大智慧,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辈子仅仅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是很难做大,并推动行业发展的。他看到在整个学术体系当中,研究方向、经费和资源都直接受到上层的限制,人们没有办法真正自由地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只有取得了经济上的主动权,才能重新分配资源,集中力量推动技术向着自己的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其二,以著名的“大狗”机器人闻名的Boston Dynamics在2013年被Google收购,且发展并不甚理想。其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是谷逍驰的偶像之一,他所提出的理念非常超前,引领了一个机器人控制的新时代,对未来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却依然无法掌握公司的命运。2016年3月,因短期内无法实现商业落地,Google宣布出售Boston Dynamics。就在前两天,Boston Dynamics推出全新两轮二轮人形机器人Handle——这个产品被看外媒解读为是为了找到好的下家和对商业性的一次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