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盈利方式都在这了 起底VR内容产业

  (1)直播内容的制作门槛偏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有全景视频制作能力的团队都可以参与。使用 180 度的全景视频就可以享受到现场VIP座的体验。

  (2)用户对于直播的需求更显性。VR 内容具有较强现场感和沉浸感,能够到现场的观众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量想去却无法去到现场的观众将很容易被转化为 VR直播的用户。

  (3)粉丝效应带动消费意愿。VR 直播以演唱会、体育赛事、综艺节目等内容形态为主。这些内容大多是围绕明星的,而明星则有着强大的粉丝群,对应着的就是强大的消费意愿。

  (4)不需要像影视考虑表达手法。直播的焦点在场上的明星,会自然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不需要像影视考虑如何引导观众。

  VR直播目前有两种体验方式:

  (1)用户被动观看,所看到的内容由导播决定;

  (2)用户自己在多个机位中选择要看哪一个。在拍摄时,机位大多围绕明星,摄制组也会设计明星与机位之间的互动,这样用户在观看直播时能获得更好的现场感。

  VR直播目前遇到的问题:

  (1)直播受限带宽及分发。目前VR 直播最大的受限原因,并不是技术而是网速带宽技术的突破。VR 内容相比一般内容要大出 4 倍以上,如何分发到用户手中将成为目前最大的课题。

  (2)硬件设备不达标,无法观看多数赛事直播。硬件设备在刷新率和分辨率等指标上还无法达标,这使得用户无法看清快速移动的球和球员,甚至会产生眩晕。因此,现阶段赛事直播还不是最适合做直播的内容。目前只有篮球赛较适合做 VR 直播的,NextVR 也是以NBA直播为主。

  VR 直播走向 IP 争夺不可避免。

  目前,国内参与制作 VR 直播的影视公司接近 30 家,大部分以 4 个机位以下的小型直播为主,能做到 8 机位大型直播的屈指可数。

  今年很多拥有直播内容资源和 IP 的公司都会加入VR 直播,比如即将开幕的草莓音乐节也将采用 VR直播。除了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一些电视台也开始尝试VR直播,比如《我要上春晚》、《我是歌手》等。随着今后技术壁垒的降低,VR 直播也会不可避免的走向IP 争夺。

  9.“互联网+”还不够,现在最红的是“VR+”

  VR+不同行业的应用将会开发出新的市场。一方面从业者需要不断积累,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判断出行业爆发的顺序。

  上文中我们分别从几个具体的内容类型做出了评判,根本的逻辑在于技术依赖,方法摸索,用户接受程度。

  

VR盈利方式都在这了 起底VR内容产业

 

  10. to B模式的VR内容逐个分析

  VR+军事几乎是VR应用最早期的例子,朝未来发展看,我们主要看医疗、地产和旅游等方向。

  VR+医疗: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IndustryARC报告, VR/AR 医疗健康市场到2020 年将达25.4亿美元,而根据 Goldman Sachs 的报告,VR 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到2020 年达到12 亿美元,而在2025 年达到 51亿美元。

  VR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模拟训练: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视觉欺骗,通过视觉训练+脑神经信息传递达到脑训练的目的。如医学仿真手术,一方面提升医疗新手们的技艺,另一方面可节约成本。

  2)心理治疗、生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美国罗耀拉大学医院就很忠实的在实践这一想法,它利用一个名为“SnowWorld”的VR 游戏缓解烧伤病人的伤痛,这个游戏设置有虚拟的冰雪世界、冰冷的河流和瀑布,还有雪人和企鹅。病人可以飞跃冰雪覆盖的峡谷或者投掷雪球,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冰雪世界,无暇顾及伤痛。

  3)虚拟远程诊疗及直播。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即使边远地区的病人也可以得到经验丰富的医生的诊治,特别是那些当地医生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同时可以利用 VR 直播技术使边远地区医生掌握前沿疗法。

  VR+地产:

  使用VR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全景相机实拍实体样板房与引擎实时渲染虚拟样板房。

  使用VR展示样板房的好处主要有三点:可以使客户拥有更加真实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还可以得到用户的快速反馈。

  目前涉足VR 房产营销的公司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