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Apple)Apple Watch及其他厂牌智能手表(Smart Watch)的销售状况来看,可穿戴设备的热潮似乎开始退烧?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之前可穿戴设备强打的应用相当多元,包括医疗、健身、作为智能型手机的延伸设备…等,而使得消费者摸不清头绪,不了解可穿戴设备的确切应用定位,以至于降低其购买意愿,加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不太符合消费者对“配件”的期 待,因此使得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的兴趣热度消退后,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必要性需求大幅降温。
不过,随着欧美运动的风气越发兴盛,以运动为要求、监测运动期间相关生理信息的可穿戴设备如运动手表、智能手环,则相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未来以运动相关应用为基础,可穿戴设备可望再度拓展利基应用领域,如智能家庭、儿童安全追踪手环、智能衣、智能鞋…等,或结合其他技术,开发新的市场契机。
可穿戴设备市场何时爆发?
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类别涵盖相当广泛,如上述提到的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Smart Glass)…等,其中销售量不如预期的类别主要是智能手表。信息工业策进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信息产品与应用组资深产业分析师兼产品经理许桂芬表 示,2014年可穿戴设备出现在消费市场时,不仅终端应用类型多元,且受到不少相关业者与消费者的关注,不过2016年时,穿戴式市场热度明显消退,尤其 智能手表的市场发展更显疲软。
2013~2018年全球穿戴式技术总出货量预估
Source:Statista
分析可穿戴设备市场消退的原因,许桂芬认为,首先是市场并未在短时间内爆发,再来由于使用者的定,可穿戴设备得随时配戴在身上,若是需要常常拿下充电,则不够符合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既有印象。
此外,较高的售价与不明确的定位也使得智能手表市场发展雷声大雨点小。先前Gartner认为到2016年,智能手表的市场比重将占总手表市场的 40%,然而事与愿违,占2015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达52%的Apple Watch,在2016年春季发表会中宣布调降Apple Watch表带售价,期可刺激买气。从此一策略分析,调降售价不但是苹果相当罕见的市场策略,也反映出Apple Watch销售疲软的现象。
ARM移动通讯暨数字家庭资深市场经理林修平表示,智能手表发展趋缓的原因可从两个面向来看,首先,年轻世代对于智能手表的接受度高;某些商务人士因工作关系需要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的辅助工具,但这些族群并无法支撑智能手表亮眼的销售量。
另外,在技术方面,现阶段智能手表需要每天充一次电,对消费者而言,相当不便。林修平解释,一般手表的电池可以使用1~2年,甚至有些设计还无须透过电池供电,因此消费者期待智能手表也能有较长的电池续航力。
不过,高通技术(Qualcomm)资深总监兼智能可穿戴设备部门事业主管Pankaj Kedi则表示,近期市场中已有超过100个可穿戴设备使用高通的技术,因此高通相当看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不仅将持续投资这个领域,还将与来自传统 行动与手表产业的众多业者携手开创更多可能性。
看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高通最新Snapdragon Wear平台瞄准外形更轻薄、电池续航力更长以及感测更精准的下一代可穿载设备设计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资深产品营销经理杨正廉总结,观察整体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其市场爆发力有限,但会持续存在于市 场,并在包括运动生理检测、儿童安全追踪…等领域发展出一片天。而Apple Watch或智能手表现阶段已面临出货饱和状态,需加入更多吸引消费者的创意,并使其配戴更舒适,才能为智能手表创造更多市场机会,以避免因体积限制无法 有更多发展空间而导致市场进展不顺。
上2014~2017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