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产能不足的问题比想象中的严重得多,尽管官方为了补偿用户做出免去消费者们的邮费的措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方面确实是Facebook做的不足的地方。而且这次延迟发货,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culus Rift的销售情况。
Oculus Home平台想实行闭源政策并未见成效
此前Oculus为了保证Oculus Home平台的独家和唯一,曾经就打算想砸“一吨钱”打造Rift的VR FPS独家(阻止HTC Vive)。而这一独家举措却在VR业界议论纷纷,不少开发者甚至指责Oculus做法太过自私,他们认为Oculus 这一做法会阻碍行业的发展。Oculus 和 Valve 分别通过 Oculus Home 和 Steam 来发布内容。 对于VR发展初期来说,由于内容稀缺,为什么大家不能在一个平台共享资源?原因很简单,谁垄断内容发布谁就能赚更多钱。而处于风头浪尖的Oculus在遭受不少指责之后,后面官方也发表了对独家专属游戏造成的争议进行了解释:
上面几点原因对于Oculus来说虽说不是“致命”的,但是确实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既反映了在销售渠道上还有不少细节问题要解决好,另一方面也说明Oculus它想建立自己的VR生态圈无可厚非,但前期应该还是要站在如何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作为领头企业,它有自身承担的责任和期望。
其实站在Facebook角度想,要是当时没有收购Oculus,而是把资金都放在自主研发VR身上,是不是成本并不需要20亿美金?当然这只是猜测,因为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本身就没有一个确定的资金数额,但是现在Oculus VR它并未带给Facebook期待的价值,难免让它会有些许的后悔当年的收购。
外患:遇到HTC Vive和PSVR的夹击
要说扎克伯格为什么对自家Oculus VR有一丝后悔的因素,除了自身发展出现的问题之外,遇到强劲的对手估计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早在年初,外界就把HTC Vive、Oculus Rift、PSVR列为硬件三大厂商,当然这也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因为这三款产品在VR体验上确实是最好的。随着三款产品的陆续发货,用户对于产品的评价不一,但是从体验过后的反馈情况来看,另外两款产品的优势愈加明显。下表是从几款产品的质量参数进行的一个比较:
拿产品质量来说,HTC Vive体验性最好
从产品质量来说:HTC Vive无疑是体验效果最好的,这得益于它的空间定位系统能允许用户在20平米左右的空间移动,对于用户来说体验虚拟现实沉浸感和互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Vive很贵的原因(除了其能追踪走动外)之一是它包括两个运动追踪器,用户可以通过物理上的挥动双手来移动游戏中的物品。这些技术都领先其竞争对手,它们并不支持运动控制功能。外界对于这三款产品在性能上的比较是HTC Vive>Oculus Rift>PSVR,Oculus Rift在产品质量上低于HTC Vive,要想以质量取胜目前还没有更大的优势。
拿价格来比较,PSVR最便宜
对于用户来说,购买一款VR产品除了看质量,价格也是影响他们去购买的一个因素。从三大厂商公布的定价来看,最便宜的是PSVR,最贵的是HTC Vive,Oculus Rift又处于尴尬的中间位置。由于PSVR不像HTC Vive和Oculus Rift需要跟电脑绑定,它受制于PS4的配置,因此索尼无法将PlayStation VR的体验做到极致。既然自身性能上还有不足,自然在价格上要低于另外两个。由于PS4在全球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消费者,不少用户愿意购买PSVR来体验VR。而对于追求体验质感的高端玩家来说,HTC Vive也许才是他们的购买首选。夹在中间的Oculus Rift价格优势不明显,它想以价格优势突围暂目前还是不占上风。
拿游戏内容来说,PSVR后劲十足,HTC Vive和游戏巨头V社合作
VR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让用户想玩的内容,再好的硬件也只是个空壳。就像是一架不能浮在水面的航空母舰,承载不起用户的需求。如何利用内容留住用户的心估计是这三大厂商都想要做好的。前段时间火爆全球的《口袋妖怪》,带给任天堂不菲的经济效益,而这估计是所有VR内容开发者眼红的,大家都期待VR游戏也能出一款爆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