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继续发酵 可穿戴设备仍面临难关

「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游戏的问世,彻底点燃AR(augmented reality,扩增实境)的热潮,其应用与商业模式也大受关注。微软的HoloLens是目前期望度最高的AR装置,但能否被使用者广泛接受,还需视发展状况而定。在这波AR热潮下,首先崛起的将是智慧型手机等行动装置。

  AR产业发展

  AR与VR(虚拟实境)相同,能让使用者进入如同真实一般的虚拟世界,差别在于:VR的影像是完全虚拟的,AR则有虚拟的文字和影像重迭于真实世界影像之中。

  AR常见2种处理模式:透过AR眼镜的透明镜片让使用者可直接看到外界影像,然后再透过投影方式迭上虚拟影像,或是利用面板加上相机模组,以相机模组获得原本使用者可看见的真实影像,经加工处理后,透过面板呈现真实加上虚拟影像给消费者,达到AR效果,常见于智慧型手机、平板机与掌上型游戏机。

AR继续发酵 可穿戴设备仍面临难关

  微软主推的HoloLens产品则采用MR(mixed reality,混和实境)技术。MR是指「一个装置具备AR和VR的功能」,或「场景在AR和VR间转换」的技术。微软主推的MR则定义为「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结合」,能同时提供虚拟加上真实影像,HoloLens就是MR装置。不过,这与AR的定义并无不同,微软只是为其创意创造了一个新词。

  智能眼镜产业从Google Glass暂时退出市场后沉寂了好一阵子,直到近期才有后续消息,包括HoloLens、Magic Leap、Recon与Solos等厂商和产品。

  HoloLens是微软近期主推的穿戴式装置。HoloLens采用穿透式成像技术,亦即透过LCoS(液晶覆硅)发光的微型显示器,穿过光学镜片后,将影像投影到眼前。以成像特性来定义,应被分类在AR眼镜范围,属于与Google Glass类似的产品。与Google Glass最大不同在于,Google Glass较偏向生活应用功能,而HoloLens还包括专业应用和商业用途。

  Magic Leap在过去1、2年间,因获得Google、高通、阿里巴巴等大厂的高额投资而成为关注焦点,加上令人惊艳的展示影片,成为市场上备受期望的新星。然而,Magic Leap所获得的投资性质属于对未来可能性的先期投资,而非近期内可获得回收的对象。Magic Leap采用「动态数位光场信号技术」(Dynamic Digitized Lightfield Signal),但连原型机都尚未问市,5年内很难推出正式产品。

  Recon和Solos分别由英特尔和Kopin支援,都瞄准运动市场,藉由头戴式装置装中显示地图等相关资讯,提供使用者参考。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厂商将AR眼镜的功能应用在工业中,提供图形和文字的指引给使用者,可在工作时提供相关指示或职业训练。

  微软HoloLens策略分析

  ■微软将成立Windows Holographic平台

  微软除了大力推广自家HoloLens外,更看好未来VR的应用,推出Windows Holographic平台,将透过Windows 10成为跨装置衔接的基础,让各种AR和VR装置能串接在一起。

  Windows Holographic有全像摄影功能,包括UI和感知应用等框架整合。此一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开发者开发环境,以因应未来愈来愈多的AR与VR产品需求。

  也因此,微软希望以Windows 10为基础装置来整合开发工作,让开发者只要在Windows 10上开发一次,就能应用在各种支援Windows Holographic的装置上,让效益最大化,增加支援装置的各种应用价值。

  微软此一行动主要基于两点。首先,这能吸引更多开发者为HoloLens提供应用服务,充实HoloLens的功能。其次,可在AR、VR发展趋势下巩固Windows 10地位,这样的行动预计将能吸引不少厂商加入Windows Holographic平台。

  ■HoloLens的发展与困境

  HoloLens是微软寄予厚望的产品,也被视为是取代Google Glass成为智能眼镜产业龙头的产品。但直到2016年,微软才公布售价为3,000美元的开发者版本,消费者版本的上市时间和相关资讯都尚未公布。就现有资讯来看,开发者版本与消费者版本的差异不会太大,微软迟迟不肯宣布消费者版本HoloLens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

  最直接问题在于价格。Google Glass的开发者版本售价达1,500美元,已被认为价格太贵,HoloLens开发者版本定价更比Google Glass高1倍,可预见消费者版本的定价也不会太便宜,这将使HoloLens迈向消费者市场发展受阻。也因此,HoloLens才会同时往专业功能或工商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