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虚拟现实头盔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时,刷新率、延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两个名词。那么,刷新率和延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妨看看知乎带来的解答。
提升刷新率的确对延迟优化有帮助,但延迟不仅仅与刷新率有关系。
VR中的“延迟”,特指“Motion-To-Photon Latency”,指的是从用户运动开始到相应画面显示到屏幕上所花的时间。

这中间经过了大概这么几个步骤:
1、传感器采集运动输入数据
2、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过滤并通过线缆传输到主机
3、游戏引擎根据获取的输入数据更新逻辑和渲染视口
4、提交到驱动并由驱动发送到显卡进行渲染
5、把渲染的结果提交到屏幕,像素进行颜色的切换
6、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相应的画面
当然,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屏幕上的像素并不是同一时间切换的,可能面上面的那行先切换,再一行行更新到最下面的,在这里就不纠结这些细节了。
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一定的延迟,而目前公认的大众能接受的延迟是20ms以下,这基本上可以做为衡量一个VR头显是不是合格的一个标准。虽然20ms是非常短的时间,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主要有这么几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