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摩尔穿着他的仿生弹跳靴在旧金山的道路上奔走
仿生弹跳靴能够充当人脚的一种延伸,让人有更大的步幅--全赖于脚后跟的旋转杠杆(在你落地的时候会弯曲)以及旋转足尖。它们通过移动和伸缩橡胶弹簧来存储能量,模拟动物的跟腱。跑起来的时候,它们会推动人们向前冲。
“我希望将它推向大众,使得人人走在路上都有玩蹦床般的感觉,获得颠跳前进的速度快感,觉得自己像个超人似的。”西摩尔说道。【详情点击查看>>】
TOP 7 石墨烯电池:终于不用一直惦记着可穿戴设备的电量了
去年,来自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工艺来生产石墨烯的方法,所得的产品被他们称为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研究人员现在提出,这种石墨烯很适合取代可穿戴电子设备目前所使用的电池。石墨烯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超级导体材料,拥有超薄、强韧以及灵活柔软的特性,而激光诱导石墨烯除了拥有上述特性之外,其制作工艺也比普通的石墨烯要容易得多。
一般情况下,石墨烯通常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化学气体沉积”的方法来制作的。在生产石墨烯的过程中,反应室中会加入气体,让石墨烯薄膜沉积在一块板子上。

在生产这种新型石墨烯的过程中,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商用的聚酰亚胺塑料片以及计算机控制的激光。除了碳之外,激光能够将聚酰亚胺塑料片上的其他所有材料都烧掉。
经过激光处理之后所留下的材料就是石墨烯的其中一种形式。研究小组认为,这种生产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方法将实现一种被称为roll-to-roll的生产系统,省去了此前的那些复杂的生产条件,有助于提升微型超级电容的生产能力。
研究团队表示,使用激光诱导石墨烯生产出来的微型超级电容的能量密度跟薄膜锂离子电池大致是一样的,每平方厘米中的电容量为943微法,能量密度为3.2毫瓦/立方厘米。最关键的一点是,激光诱导石墨烯打造的微型超级电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普通的石墨烯还是激光诱导石墨烯,它们进入数码设备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未来,数码设备将不再需要每天一充,而是改为每周一充。当然,这种材料要想用到数码设备上还有一些生产成本以外的问题,比如材料本身的采购问题。
TOP 6 穿戴式安全气囊:子女呵护老人必备
司机们都知道撞车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险,所以车一般都配备安全设备,例如安全气囊。对于老人,且不说车祸,单是一次跌倒也可能导致改变人生的伤病。美国宾夕法尼亚的ActiveProtective公司就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一款可穿戴式安全气囊,它可以在老人跌倒时,保护老人的髋骨。

这个念头是ActiveProtective的首席技术官Dr. Robert Buckman在当创伤外科医生时想到的。他注意到很多老人家都是因为跌倒导致髋骨骨折而被送进医院,而且常常不能完全康复。
这款可穿戴式安全气囊的佩戴方式和皮带差不多,系在衣物之上或之下。当安全气囊内的3D动作传感器检测到要跌倒的异常动作时,就会使用冷气体增压泵给臀部周围的气囊充气。据说,在穿戴者跌坐在地面的那一刻,气囊可以减轻90%对髋骨的冲击力。

这款设备的功能测试正在Operative Experience公司进行。Operative Experience位于美国马里兰州,也由Buckman持有,从事生产用于战伤和紧急创伤手术教学的人类尸体模拟器。气囊的测试已经开始,使用的是90岁老太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