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从没透露过Apple Watch的销量,只是说开卖两个月的数据比初代iPhone要好。iPhone不断破销量记录,潜在的Apple Watch买家也很多,但很多人并不愿意试水。现在出门在外,你能发现佩戴Apple Watch的人并不多,而且很多人还会说“这就是iWatch吗”,接受程度还是令人担忧。
简单来说,包括苹果在内,还没有人赢得了可穿戴设备之战。
平台之战还未开始
现在主流的平台是Android Wear和WatchOS,智能手表的平台之争应该也是这两者了,不过在市场规模还很小的时候,谈这个没意义。
研究公司IDC估计,Apple Watch目前占“智能手戴”设备(不包括手环等品类)市场的58%,Android Wear手表占约18%,Pebble约占9%。它还预计接下来四年中,Android Wear的份额将持续攀升到38%,而WatchOS可能会跌到47%。简单来说,手表很可能会像手机市场那样发展,苹果产品最终被性价比高的Android对手们超越。
如果真像这样发展,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将定期收到新软件升级,而Android手表可能还是得指望厂商们的决定,碎片化将成为和手机一样严重的问题。这也会给消费者造成麻烦,他们不得不留意什么系统会兼容什么样款式的手表和手表,而且还要考虑体验和应用的丰富程度。手表之争很严重,系统之争也同样如此。
Fitbit的未来
没人知道谁会赢得可穿戴设备之战,但Fitbit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消费者不买可穿戴设备账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对功能缺乏理解,双脏话没戴手表手环的欲望。而Fitbit似乎对这些问题都有考虑。
Fitbit产品的价格从60多美元到250美元不等,而除了智能手表Fitbit Surge,其它产品的功能都挺简单,容易使用。它还有两款别样的设备Zip和One,能别在衣服上,而不是戴在手腕上。

2014年,Fitbit在App Store健身应用中曾排名第一。有报告称Fitbit占到了非手表类可穿戴市场的七到八成,而如果加上智能手表的话,它的用户量比苹果的产品还多。另外,Fitbit在广告上的花费却相对来说比较少,据报道它2014年的广告开支是2100万美元多,而Apple Watch在2015年开卖后的第一个月,苹果的电视广告费用就达到了3800万美元。
在最近一次财报中,Fitbit表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卖出480万设备,2014年全年是1090万台,至今的总量是2500万台。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Pebble,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设备的数据,但Fitbit应该是处于领先地位了,只是消费者会不会持续支持它,就不好说了。
未来
过去几年的CES我们看到了很多运动监测类可穿戴产品,不过都来去匆匆。2016年的CES应该会更加智能,毕竟大小公司都期待行业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都在个人技术上下了注。
三星,LG和索尼应该都蓄势待发。三星还是会坚持自己的Tizen平台,而LG和索尼至少会拿出现在产品的升级版,不然对不起观众。苹果则一如继往会忽略CES,所以先别指望关于Apple Watch的消息了。Fitbit应该会发布一款或多款新产品,而且尝试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可穿戴产品,毕竟苹果的手表没有满足大家期待,其他厂商还有得玩;它还可能推出自己的软件平台,吸引应用开发者。
但无论一家有志于可穿戴的公司是否在CES上发布新品,这都不能代表什么。真正好用的能摆脱手机的产品还没有诞生,同志们都还要努力。
via daily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