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钢铁侠》的朋友都知道,软件工程师雷克斯·詹姆森穿上一件金属机械外衣后变得无所不能,只需握住操纵杆,抗摔、耐击打,会飞行,摇身一变成为钢铁侠,拯救世界。没错,电影终归是电影,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穿戴设备也能做出这种衣服吗?

在美国犹他州一座秘密山地实验室,软件工程师雷克斯·詹姆森穿上一件金属机械外衣。他套上铝靴,捆紧腿上和腰间的皮带,背上背包,手臂伸进“袖子”,握住操纵杆。看上去比穿一件外套复杂不了多少。
然后他开始移动,此时,机械外衣一下子获得生命,配合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举起他的拳头,做拳击动作,左右脚交换着单脚跳跃,仿佛拳王阿里,虽然穿着150磅的铁外衣,看上去却很轻松。他能轻易把旁边的程序员推倒在地上,或者推翻一张桌子—但是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能整天这样做。为了展示他超人般的耐力,他走向一个放杠铃的架子,举起负重200磅的杠铃。然后,他又举了一次,又一次。50下时,他放下杠铃。从前的实验中,他曾连续500次举起200磅重杠铃。最后之所以放弃,并非因为疲倦,而是厌烦。
“嘿,兄弟,你这穿的是什么,这么厉害?”
“哦,没什么,只是之前无聊研发的一个叫XOS的机甲系统而已,用来玩玩打发下时间,科研太无聊拉。”
“。。。。。。。”

Allen早前看完《钢铁侠》之后,一直念念不忘托尼·斯达克那身高科技的机甲装备。抗摔、耐击打,会飞行,能自动瞄准并开火。任何人穿上这身装备,自然摇身一变成为钢铁侠,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神奇的样子,但Allen想说的是,这是真的!!
这样的机甲装备其实就是一直被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在专业领域一般用Exoskeleton(外骨骼)这个词汇来指代。外骨骼(Exoskeleton)一词,源自节肢动物门的动物。
一般来说,生物界通常把具备坚韧特性的几丁质体表层称为外骨骼,外骨骼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生物相对脆弱柔软的躯体和脏器。我们通常能够见到的螃蟹、虾等动物的外壳都可以称之为是外骨骼!

虾是最典型的外骨骼生物
从这种特性上来说的话,其实我们人类早就千百年前就从动物身上发现了外骨骼的好处并加以利用,比如中世纪重装骑兵们的护身盔甲以及后来出现的潜水装具,甚至是宇航员所穿的保护服都可以算做是一种外骨骼。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外骨骼”帮助人类得以客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相对柔弱的身体。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830年的英国,时任英国著名插画师Robert Seymour当时也是太无聊了,于是脑洞大开,手绘了一幅画:《Walking By Steam》。


自此,以蒸汽为动力的行走辅助装置启迪了无数科学工作者对这一概念的探索,也成为了当代动力外骨骼技术的雏形。
再次把时光针拨到1890年的时候,当时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天才少年尼古拉斯·亚金发明了一套可以辅助人们行走、奔跑和跳跃的外骨骼装置。然而,由于这一装置的构造过于简单:仅仅有钢板弹簧和气囊式气压阀,因此它仍需要人的行走来驱动它,并不能提供额外的动力,所以它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动力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