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智库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综合盘点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在2016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

  随着未来苹果发布2代AppleWatch,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愈加完善,健康类数据快速增长,健康类大数据服务将逐步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未来使用场景广泛。

  2、人机交互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2015年可穿戴设备呈爆发增长,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新品,但是市场上主流产品还是通过设备或手机进行触摸交互,未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预计2016年将重点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充分实现人机无缝连接,释放双手,在语音交互、体感交互、触觉交互、眼球追踪交互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Analysys易观智库把中国可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发展周期过程如下:

  探索期(2006-2015)

  2007年,Nike+iPod运动装备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意味着运动数字化设备首次进入中国普通消费者视野。同年,Fitbit发布首款智能可穿戴的追踪设备,到2012年Google发布ProjectGlass计划预示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即将到来。2014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真正爆发的元年,软硬件方面Google发布了转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操作系统AndroidWear和MOTO360智能手表,Microsoft发布了MicrosoftBand,Apple发布了AppleWatch;生态系统方面,Google,Microsoft和Apple都在健康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发布了平台,分别是GoogleFit,MicrosoftHealth和AppleHealthkit。

  智能可穿戴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未来使用场景广泛。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3年的市场规模为9亿,2014年的规模为22亿人民币;在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25.8亿人民币。

  市场启动期(2016-)

  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产品差异化加大。2015年AppleWatch的推出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关注带来更多的产品诞生,产品差异化将加大,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选择。

  随着苹果发布2代AppleWatch,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愈加完善,健康类数据快速增长,健康类大数据服务将逐步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未来使用场景广泛。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广泛使用。

  高速发展期

  商业模式并逐渐完善,产品/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健康大数据的产品和第三方服务紧密整合,产品更加细分。智能硬件类产品将被消费市场接受。

  应用成熟期

  智能硬件市场发展趋于成熟,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智能硬件行业将进入门槛提高、竞争加剧。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Analysys易观智库对2014年至2016年主要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在实力矩阵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现有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作如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