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VS传统手表:谁将问鼎王座?

  前几天Apple pay入华引起了很大反应,一天之内绑卡数百万,让库克都惊了,Apple Watch因为也有NFC功能,同样可以绑卡支付,这也是个取代手机用指纹识别操作的优势,在Android体系下,HUAWEI WATCH 虽然自家的支付体系还没铺开,但内置了支付宝的离线支付功能,这也是推向更多应用场景的一个重要亮点。

  其实说了这么多功能与需求,要获取传统普通手表用户的关注,外观设计的颜值同样占据了很大权重,这方面,Moto 360 开了个好头,但传统圆形表盘里上下硕大的黑边实在太难看了,HUAWEI WATCH 的设计则是最讨巧的,一方面整体的外观设计基本与传统手表一致,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另一方面在UI设计上也给了很多主题,拥有40余种表盘……(有不少传统经典表盘设计),同时也适配了市面上所有18mm表带,给了玩家不少DIY的空间。

  

 

  其实随着苹果三星华为等一线厂商的尝试,部分传统手表商也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比如Swatch旗下的天梭就将于3月的巴塞尔钟表展公布其首款智能手表。更早前,豪雅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Connected,售价高达1500美元。

  但与此前的判断一样,在消费电子产品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之际,传统表商很难在智能手表上建立其什么优势。苹果华为们目前冲击的是主打年轻人的时尚手表领域, 如卡西欧、Swatch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江诗丹顿们有着足够高的品牌沉淀与溢价,同样是数码产品无法企及的,换句话说,奢侈手表是收藏品,智能手表是消费品,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社会属性完全不同。

  总结来看,新兴力量智能手表面临的同价位传统对手已经鲜有上升空间,犹如死水一潭,只能防守,而随着电池,网络以及越来越多应用与场景(如移动支付)的逐步优化,智能手表大面积取代时尚手表只是时间问题。

  

 

 

  如上图所见,目前的智能手表还处于早期市场,尚属于新技术热衷者的玩物,不过已经形成了品牌集中效应,但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