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多元化发展 各路人马竞逐热潮

  在显示器应用部分,苹果、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等多家品牌厂陆续采用OLED显示材料下,OLED凭藉更加轻薄、高对比、柔性可弯曲和广视角范围等明显优势,正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成为未来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Apple Watch采用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生产的塑胶AMOLED面板,包括台厂友达、陆厂和辉等也相继量产手机用AMOLED面板,并对智能型手表提供AMOLED面板,至于PMOLED在价格相对低廉、轻薄度及耗电与AMOLED相当,2015年跃升为中低阶智能型手表面板的主流技术,一度抢手到供不应求。

  随着2016年VR和AR等应用备受关注,带动新一波穿戴式装置领域的新应用也正加速进入市场,将为OLED显示器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新机会,例如Sony、Oculus与宏达电等公司都推出搭载OLED技术的新款VR头戴式显示器,在AR眼镜方面,OLED微型显示器也将取代矽基液晶(LCoS)成为主要的显示技术。

  穿戴装置应用市场看好双位数成长

  虽然移动装置应用发展一度受到噱头大于实用性的质疑,但随着产品设计不断进化及使用者的经验累积,近期也看到各类穿戴装置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例如可侦测情绪的装置或可追踪用户跑步情形与侦测心跳及呼吸的运动衣,其中一例为售价299美元的Hexoskin衣,透过纤维内嵌传感器,可观测包括心跳与呼吸乃至活动与睡眠,并可将资讯传送至智能型手机。而Lumo Run运动服则将传感器内嵌在衣裤的内衬,借此追踪用户跑步避免受伤。

  三星推出的Body Compass也能能够记录用户运动或效果是否正确,降低受伤或浪费时间等后果;另外Under Armour推出的Gemini 2运动鞋,则在鞋内加入小型传感器,可追踪运动情形并将数据传输至App程式中。

  不同形式及市场诉求的智能穿戴装置正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也可望呈现快速成长,据IDC预估,到2016年底全球穿戴式装置出货量将达1.1亿台,比2015年成长38.2%。随着消费者需求扩大,预计在2015~2020年间,市场规模将可望每年呈现双位数的百分率增长,并在2020年整体出货量将达2.37亿台。

 

  至于智能手表虽然在市场推动初期面临挑战,预计2016年智能型手表在整体穿戴式市场的出货占比仅约25%左右,预计2020年时也可望随着整体市场同步成长,届时的出货比重将可望挑战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