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收集数据永远是第一步,在数据的基础上,给予用户健康指导、对接相应的健康服务才是王道,才能给可穿戴智能设备带来杀手级别的应用,让其不会被手机轻易替代,有了强理由人们才会离不开它。
设想一下
有朝一日,假定可穿戴智能设备反馈的信息都是准确的话,它实时地呈现你每一刻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像医疗器械一样简单地告诉你,你身体是否有毛病。可能还会提醒你,你这病有多严重,和你过往身体的毛病有什么关联性,以及你下一步能做的是什么。
其次,如果将所有硬件设备上数据汇总起来,它将提供更多详细兼及时的信息,除了照顾小我还能照顾大我,监测某一特定地区或者特定人群有是否有传染趋势的疾病,若预示到其即将爆发,可对医疗救治队伍和卫生部门起到预警作用,使他们能够相应地分配资源。
所以,大趋势来看,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属于时效性科技产品,其自身属性决定了存在时间的长久。
至于未来,一定会迎来智能穿戴爆发时候,到时候的大数据就真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