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穿戴”到“能穿戴”的鸿沟有多深?

  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可穿戴设备上,如果能以智能的名义真正颠覆设备传统意义上的“穿”与“戴”的功能,那想必是极好的。

  第二,还有很多设备在走依赖智能手机的途径。前段时间业界有人说“宁可做智能手机的凤尾,也不当可穿戴的鸡头。”其实也隐含了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同智能手机的对峙上缺乏有底气的力量。所以,很多智能手环、手表,包括大牌GALAXY Gear,都逃不出同智能手机或PC端“同台唱戏”的魔咒。

  至少现在和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可穿戴设备无法独立于其它设备获得存在价值。它必须与智能手机、PC端协同共进。除非你能像Google Glass一样,有自己比智能手机更强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不依赖于任何终端,或能将数据以投影仪似的界面显示出来。从搜集数据到呈现数据,均是独立完成的。

  可穿戴的本质:是服务人,不是干扰人

  抛却上面的对比,回归到可穿戴设备本身。

  可穿戴设备首先应该定义为一个终端,一个帮助人类更便捷、更即时地沟通未来的智能终端,其本质是服务于人的工具,或者时髦地讲,是处理一些分支任务的“最强大脑”。然而现实中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很多可穿戴设备不断在设备本身上大做文章,眼花缭乱的“功能控思维”在不断干扰用户思维,忽略了背后可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搜集数据、呈现数据、检测数据……那么然后呢?

  按照等价交换或能量守恒的原则,在大数据面前,一定首先要明确你能赋予用户什么,你能提供的服务少,那么索取的也一定会少;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一堆垃圾,那就别想从用户身上获得大桶黄金。参照笔者比较了解的“PICOOC Latin”(一款智能秤)模式,你得在搜集数据、呈现数据过后有一个服务性与指导性的反馈机制,告诉用户今后的运动及饮食方案。或许未来,PICOOC还得介入专家级人物,能根据运动信息、健康数据等帮用户提供更靠谱的建议。

  所以,那些拼完硬件参数拼功能、拼设计的可穿戴们得注意一个着力点——你最终的Mr Right不是设备,而是服务。

  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必要的“领头羊”与统一标准

  前段时间,有人在知乎上提问说:未来可穿戴领域会不会出现苹果级的“领军者”?好多人回答说,应该还得靠苹果系。答案直指iwatch。

  笔者也期待iwatch的诞生,毕竟苹果、谷歌和微软等行业巨头各自创造了不同的智能生态系统,大佬们的涉入肯定会赋予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可能性及示范意义。Cook 曾对苹果可穿戴设备有一番略显冠冕的陈辞——“苹果树的重要枝干”,很多小公司也因此时刻仰望着这个枝干,希望上面能掉下成熟的红苹果,砸到自己,萌发“牛顿级”的灵感。

  除了“领头羊”,笔者认为还需要有一个为可穿戴技术专设的开放型大平台,能共享资源,比如可以提供像电脑和手机一样的标准化零件。像雷布斯做小米一样,能容易地找到上游的屏幕供应商、处理器供应商。想“组合”一块智能手表、手环?信手拈来啊!成本也一定能降低至大众级别的心理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