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荣,作者微信号:chenrong671170
互联网在中国的城市中正在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享用互联网服务已经和使用水电一样理所当然。
不过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限制,在很多地方,基础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并没有进入到千家万户。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无法享受到快速稳定的固定网络服务。
那么,能不能改变网络服务的提供方式,比如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无线网络,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一家美国公司正打算这么干。
卫星免费WiFi计划
这家名为媒体发展投资基金(MDIF)的公司发起了一个“外联网”项目,计划在2015年6月前向近地轨道发射超过150颗立方体微型卫星以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无线网络。
如果仅考虑项目的结果,这将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试想一下,无论你站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都能连接上互联网,甚至,你还不需要为这项服务付费。
但这个被外界称为“全球免费WiFi”的外联网项目,真如想象中美好吗?
先来看看MDIF是如何搭建这个网络的。按照描述,150多颗立方体卫星只是外联网项目的一部分,要搭建全球无线网络,还需要地面基站的辅助。
这意味着,它并不能被简单定义成“全球免费WiFi”,因为如果没有基站的“落地”,它将接收不到反馈信息。数据信息只能先从基站发送到卫星,再从卫星发送到无数的电子终端,这个过程并不可逆,而传统意义上的WiFi,则是一个可双向流通的网络技术。
形象一点的解释,外联网更像一个“WiFi广播”,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连上这个“广播”,就可以接收它的节目,但如果要回复信息什么的,对不起,做不到——至少现在做不到。
经济与技术可行性低
外联网另外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是它的经济可持续性。
外联网所使用的立方体卫星,是一个10立方厘米的立方体,重约1千克,造价很低廉,只需要3000元人民币左右。自2003年第一颗立方体卫星升空以来,现在已有大约100颗在太空中运行。
但问题是,如果加上卫星的发射成本,每颗卫星实际上要花60万元人民币。
对此,MDIF希望借助美国航天局的支持,发射这150多颗卫星,不过即使美国航天局给它“打包折扣”,总花费也将超过9000万人民币,还不包括每年数百万元的维护和升级费用。
MDIF是一家媒体投资基金公司,从1995年成立至今近20年时间,运作过的最大投资项目也就1亿元左右,它如何来维持这样一个大项目?
就算MDIF在融资上不成问题,外联网技术也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在立方体卫星将数据信息发送到地面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为了覆盖更广阔的地域面积,对抗链路损耗和信号衰减,需要功率足够大的信号发射装置。
但是,和大多数常规通信卫星一样,立方体卫星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即使按目前转换效率最好的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计算,其功率也只有3瓦左右,想要将信号直接发射到个人电子终端上,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立方体卫星仅充当中继站,数据信息最终仍通过地面基站到达电子终端,那么卫星将只是现有网络的一个“无线路由器”而已。
事实上,在外联网之前,通过卫星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并不罕见,在美国、新西兰等国的少数边远地区就有先例,不过由于使用常规通信卫星的月费高达6000元,普通人无法负担。
更现实的热气球无线网络
与存在诸多障碍的外联网相比,谷歌的热气球无线网络项目或许更加现实。
这个项目由谷歌X实验室研发。在理念上,它和卫星无线网络并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无线信号收发载体换成了热气球。
这些热气球外形酷似水母,材质是聚乙烯泡沫,完全充气后高12米,宽15米,顶部降落伞可控制气球起降,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
除了气球本身,整个热气球系统还有一个装载电子设备的小盒子,包括控制整个系统的电路板、电池和无线电天线,用于与其他气球以及地面网络天线通信。这套电子设备由气球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4小时可充满1天飞行所需的100瓦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