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方案大饼为何没人来抢?

  物联网方案商Alya获得了1450万美元的投资,它曾经和新浪合作开发了一款叫做“气象站”的WiFi天气预报产品。像海尔一样的大型家电企业都在布局家电智能化,以及家用电器物联网化,那么为什么国内鲜有物联网方案公司呢?

  消费者认知度低

  物联网的概念太新,消费者很难理解它能够带来什么效益。所以更多的企业只是在产品中植入这样的模组,简单来说就是在布局。这样的模式是相对封闭的,OEM企业一般都利用自己的供应商资源完成开发。使用别人的平台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在不确定对方能力的情况下,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杰升科技的Jack说:“做平台可以引来很多投资,说明物联网方案商还是有很高关注度的,但是消费者的认知度没有起来,就很难有大批量的物联网方案商出现。我们先开始做并耐心等待,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

  他还表示,海外的物联网方案商Alya、Arena可能都是出于亏钱的状态,问题在于谁耗得起这个时间和金钱。事实上国外的环境并不比国内好多少,笔者认为,国内制造环境良好反而更适合这类方案商发展,但现在对每个团队来说都出于一个布局的阶段。

  OEM企业喜欢门当户对

  国内曾经有另外几家做物联网方案的企业,例如yeelink、wifi.io,其中yeelink已经从智能灯泡入手,wifi.io则被小米收购。而杰升科技则是一直在帮企业做物联网方案。方案商在和OEM企业合作的路上,最大的阻碍还是大企业喜欢“门当户对”的心态。

  Jack告诉笔者:“方案商和大企业洽谈的时候,他们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以前做过什么项目?’,这个对于做平台的初创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做物联网方案的企业大多都是初创企业。”

  由于智能家居领域并不是大型企业的主要业务,他们的方案大多是外包的,并不会自己 养一个研发团队。所以他们会把每一个智能家居产品当做是一个项目来做,而方案商相当于是他们其中一个供应商资源而已,在供应商筛选的过程中,方案商很容易被大型的供应商淹没。大型的OEM企业更喜欢找具有相应规模、技术成熟的供应商,如果单纯做平台,有没有人用过、好不好用,是OEM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交了白卷,那就很难继续谈下去。

  产品变现周期长

  就拿Alya来说,他们的平台由WiFi模块、IP网关、Alya云服务组成。前两个主要是硬件方面的,卖一件就有一件的钱,云服务就非常难计算。

  “一般来讲云服务都是按照接入的设备算钱的,而不是采用持续性订阅的方式计费。原因很简单,企业要编排物料表,都是按件算钱的,那么云服务如果不能按件算钱,企业就没有办法算入这个经费。”

  Jack还说,云服务只是硬件产品的衍生,所以它的模式需要借鉴硬件的生产,按照接入设备算钱并不是创新,而是因应生产要求。

  但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我只要架设云服务器就开始烧公司的钱,闲置的云空间是对公司资源的一个浪费。接入更多的设备才能赚钱,但是一个企业开发一个产品快的要半年,等到卖出去到用户手里,再接入云服务就不知道要多久了。一般的团队很难支持这样的消耗,所以更多的团队喜欢从单一产品入手。

  “平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有一个应用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都在烧钱,如果从智能硬件入手,很快就能够得到现金。做平台的话要等到终端产品的量起来才有盈利,客户量不够就很难覆盖成本。”

  总结

  移动设备、家庭无线路由的普及,预示着家电的物联网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除了Alya外,也有很多投资者找杰升洽谈投资细节:物联网方案的确是个大饼。但这个大饼还没有做出来,甚至只是画了一个饼而已,这让很多潜在的物联网方案商望而却步。真的有耐心等待、有资金能耗的企业少之又少,而这不仅仅限于国内。

  Jack最后告诉笔者,他们现在虽然有盈利,但仍然是处在放长线钓大鱼的阶段。随着用户对物联网概念的认可,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方案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