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构建让脑波交互成为可能
所谓心智模型,是人类对思维的高级建构,即个体为了要了解和解释他们的经验,所建构的知识结构。一个人若拥有完整而健全的心智模型,那么,他便能对事物的发展做出更准确的预测。而将心智模型植入机器系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基础载体。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人类基于不断地对外接触和学习,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型一样,被植入了开发者所创建的心智模块的机器人,将通过现实的互动实现在系统中的开发者的心智模型的升级和完善,从而在自己的脑中形成一个新的模型。
·大数据和云计算助推脑波交互的发展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推动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依托于数据和平台,搭载了心智模型的机器设备,将使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交互行为更趋“智能化”和“人性化”,甚至还将更趋近于人人交互的自然性。
脑波交互让人机坦诚相待
基于脑波交互、思维交流,人类原先那深不可测、难以琢磨的“心思”将变得公开化。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将因为直接而变得纯粹,让“口是心非”走向终结。或许这还将终结中国几千来对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纠结探讨。
人性之“恶”之所以有生存、滋长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被掩藏,致使别人无法及时洞察其深层次的心思本意。其实,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基于大数据平台,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微表情的分析,对人性心理进行初步的“揣测”。但是,鉴于该分析依托于分析者心智模块的程度大大高于大数据客观测算的比例,难免就存在着精准度的问题,同时对分析者的测算与评估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而基于脑波直接进行的思维交流,将最大限度地撇清人为的主观猜测与评断,让交互所得信息更精准确节。
也就是说,当一方但凡滋生出“恶”的心念,它在脑波交互、思维交流的过程中就会被表露无疑。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还没来得及让这“恶”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就已经被人们所知晓而扼杀在待萌芽期了。久而久之,曾经滋生人性之“恶”的土壤也就被慢慢地铲除掉了,人类或许就可以由此走向纯粹而真实世界,坦然而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这个世界。
脑波交互或将摆脱人工智能终结说
人与人之间的脑波交互,可以有效地遏制并排除人类心念中的“恶”。同样的道理,人机之间的思维交流,将可以让人类及时准确地把控人工智能的思维动态。
当下社会,在人类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终结者的论调已经蔚然成风。科学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对“终结”一说表现出不小程度的恐慌和焦虑;控制人工智能发展的思维导向日益成为主流。
之前,我一直认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工智能何去何从,完全取得于人类自身。而今往后,当脑波交互得到发展,思维交流成为主流的时候,无疑将大大降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心理,因为它就像是给人工智能加了一份双保险。即便开发者初始植入的心智模块在人工智能自我发展过程中滋生出了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心念,也会在人机脑波交互过程中,于第一时间被发现,从而得到有效的控制。
基于此层面,人工智能终结人类一说或许可以得到较大程序的缓解。因为这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最根本的基础已经被控制并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