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40名法国艺术家和技术人员近一年的努力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蒙娜丽莎变“活”了:她不但能“感知”旁观者的存在,还能根据“心情”做出回应,比如嘟嘴、皱眉和发呆。
这不过是人工智能在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应用。目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度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当中,并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人工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它会威胁人类生存吗?……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些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
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次特殊的夏季言谈会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麦卡锡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此后,人工智能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呢?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教授尼尔逊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另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温斯顿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尽管定义众多,科学界对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达成的共识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从而让机器来模拟,使其拥有学习能力,甚至能够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工作。
在人工智能研究早期,有些科学家非常乐观地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CPU计算能力的提高,实现人工智能指日可待。但事实证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预期的那么美好。直到进入21世纪,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才进入了春天。
“当前,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在单点突破、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超越人类智能。比如日本仿人机器人、美国猎豹机器人、德国工业机器人,以及我国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说。
在不少人工智能专家看来,尽管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可以用“方兴未艾”来形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杨生表示,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往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机器人动作的研究上,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爬、抓、行、跳,等等,在真正的“智能”问题上却鲜有建树。
徐杨生打了一个比方:前50年,我们研究的多是机器人“穿衣服”这个动作,却没有让机器人学会“要不要穿衣服”等感知和认知能力。
“可以说,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谭铁牛说。
原标题:机器人会威胁人类生存吗?(关注)
“人+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方向
如何让人工智能系统真正有“智慧”?有专家认为,人类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要实现这些能力而又不通过建立类似人脑的机制,就会绕很大的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必须借鉴人脑先进结构和学习思维的机制,再进行规模、结构和机理上的模拟,通过仿生学思路实现人工智能的突破。
谭铁牛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和脑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智能机器也将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人机共存”将成人类社会结构的常态。人们将可以花更多时间用于高级决策、规划、判断、推理、科研、教育等机器不擅长的工作。
“人工智能(或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各有所长,因此需要取长补短,融合多种智能模式的智能技术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方向。”谭铁牛说。
当然,伴随人工智能研究热潮的还有另一种声音。不少人担心,类似“终结者”的机器人杀手会变成现实。物理学家霍金和比尔·盖茨就一再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或将威胁人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