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经济根本性的变革几乎总是从横向层面给垂直的各行各业注入一个强大的工具,打破各垂直领域固有的模式。百年前的电力革命让各个垂直领域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当前物联网的发展也无疑是各行各业打破原有生产经营流程,开启新一轮变革的历程。
正如各行业进入电气化时代时其原有的生产经营设备均需更新为适应于电力的设备一样,进入物联网时代的各个组织,其基本元素“物”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过,我们仍处在物联网的初级阶段,各垂直领域企业或组织具备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基础,其各阶段的需求和能力也都是参差不齐的。笔者看来,面对这一现状,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者应具备和能提供具备灵活伸缩性即“能屈能伸”的物联网能力。
时移世易,“物”已发生改变
所谓“能屈能伸”的物联网能力,首先需要从物联网时代最基本的元素“物”的变化说起。众所周知,造物主创造了最初世界,自然的鬼斧神工力量不断对万物进行加工,人类的出现更是加快了万物加工和改造,不断创造出新的“物”:将自然生长的木材变成家具、将万年形成矿石提炼成钢铁制造出形形色色的机器设备……科技的进步更是加快了对全新物品的创造速度,物联网作为最新科技进展的代表之一,更是对“物”带来了新的变革。
以一款联网电梯为例,除了传统电梯的载客上下楼功能外,它也内置有传感器、芯片、算法、软件、通讯模块等,对电梯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并通过电梯之间的联网对空闲时段电梯进行快速调配,缩短等待时间,使电梯具备新的能力。电梯作为物联网的基本元素,是不同于传统电梯的全新物品或系统。
今年年初,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贺普曼与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合作发表的《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提出了“智能互联产品(Smart Connected Products)”作为物联网中“物”的定位。在物理功能基础上,通过感知、计算、传输等硬件和软件形成的全新物品或系统形成智能互联产品,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者正是在这些智能互联产品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各种物联网能力。
并非一蹴而就的变迁过程
智能互联产品并非一蹴而就,它也需要一个变迁过程。近期,笔者参加了一场PTC关于物联网的公开见面会,PTC技术平台执行副总裁 Rob Gremley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物”的变迁:
20多年前的一辆拖拉机就是一个纯机械的产品,里面可能并没有电子或者软件的构成;而随后随着软件的发展,拖拉机中嵌入了软件,它能控制发动机的功率及拖拉机防抱死系统;接下来,通过融入各种软件,拖拉机可以通过一个IP地址连接到互联网上,这就形成了一款单一的智能互联产品;再进一步,如果把所有具备智能互联特征的拖拉机和其他农机系统联接起来放在同一个农机系统里,就可以共享一些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判断出应该施肥的土地;更进一步,系统被扩大了,农机系统与气候系统、灌溉系统等其他农业子系统联接起来,变成了系统中的系统,人们可以广泛共享各种农业数据并实现应用,如通过天气来判断灌溉的力度,判断施肥的时机。

这是一个“产品——智能产品——智能互联产品——产品系统——系统中系统”的变迁过程,各类垂直行业中的大多数“物”会和这个拖拉机一样经历这一过程。当然,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对物联网应用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能屈能伸”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者有其存在的意义。
产业渐进式发展与弹性的物联网供给能力
不断变迁的“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渐进式发展的规律。以企业为例,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据绝对份额,生产总值已占据GDP的60%以上,物联网时代不仅仅是高信息化水平大企业的时代,大量中小企业也需要拥抱物联网。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者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广大群体物联网应用的过程。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整个产业从传统模式变革为新的模式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一个周期。此时,面向从低信息化水平到高信息化水平不同阶段均能够提供物联网方案的供应商的存在应是产业发展的常态化,这一类型的供应商是具备弹性的物联网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