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5》引科学界震动 霍金等再对人工智能发警示

  

 

  电影《终结者5》剧照。剧中人工智能“天网”派出的新一代机械杀手T-1000。(资料照片)

  不同于神话,也有别于志怪文学,科幻电影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概念。也因此,科幻电影有了变现的可能。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不仅让人类研究地球多了个参考标本,也让影片《星际穿越》所描述的“生活在别处”更具现实意义。

  摆脱现实束缚,徜徉于梦想的天空固然美好,但科幻电影绝不只是直观造梦的投影仪。许多时候,科幻片对人类有多少启迪就该有多少忧思。

  当施瓦辛格的新片《终结者:创世纪》在美国一上映,就引发了科学界的震动。日前,在阿根廷举办的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上,包括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在内的科技界、企业界大佬,联手向世人发布警告信。信中写道:“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五部,新一集《终结者》提醒我们必须再度审视人工智能。银幕上,《终结者》系列开启了黑色科幻电影的序幕,而在现实中,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正在加剧蔓延。我们相信,贯穿30年的影片画面或许在几年内就会变成现实,而不是几十年!”

  将于8月23日在内地上映的《终结者5》,其故事背景是人工智能“天网”在苏醒后通过电脑和网络掌控大规模武器,从而对人类展开围剿。这正是科学家们担忧的重点——会说话,会工作,会娱乐,还会主动思考,一旦电影里超前的人工智能反扑人类,或被运用到军事领域,那么影片里虚构的“世界末日”大概就为时不远了。

  电影在实验室外勾勒美妙幻象

  曾几何时,世界对科幻电影的诞生是热烈欢呼的。因为导演们提供的,不仅是诸多生涩基础科学理论的具象演示,也为这些理论在实验室之外勾勒出美妙幻象。

  对不少观众而言,科幻电影中掀开的科学一角或是对他们最初的启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奥,但基于时空观的电影《回到未来》《时光机器》《终结者》《星际穿越》却一部赛一部热门,科学图景被揭示越多,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求就越发凸显。亿万年时光流逝,但描绘地球生物史上重要纪元的《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却接连站上全球票房的高地,当代人争睹远古画卷,因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完整地触摸未来。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百余年里,除了承担“科普”义务,银幕上的一方天地常常幻化成科学想象的无限延展。早在1968年,大师库布里克通过《2001太空漫游》对未来进行了大讨论。如今时间早走过2001年,虽然人类并未实现真正随意的太空遨游,但片中的那些高科技装备、平板电脑、人工智能全都有了对应产品。还有30年前出品的《回到未来》提前揭开了智能眼镜与自动系带鞋的雏形,30年后的《复仇者联盟》述说永动机的物理学梦想。执导《星际穿越》的诺兰曾说过:“现代科学尚无法触及的层面,电影能够做出无限接近于真实的预测,科学家们暂时兑现不了的实验,电影能在影像中先行一步。”

  畅想未来时请别忘记忧思

  现在,霍金的警示提供了另一种态度——对于科幻电影,天马行空的同时请别忘记忧思。

  这些忧思中,有一些是人们已然树立起应对方式的。《后天》《2012》,这些灾难预警片反映的是近年来人们对地球气候改变的诸多忧虑,许多欧美大学的校长甚至常拿影片里的问题来勉励新生投身于科学事业。而诸如《第六日》《阿凡达》这样探讨基因工程的影片,也已从伦理学范畴找到答案。

  看起来,只剩下人工智能成为争议最大的课题。一方面,《机器人》《骇客帝国》《人工智能》《机械姬》《她》《超验骇客》《超能查派》,太多可以罗列的电影,人工智能在其中的奇幻旅程逐步升级。另一方面,以霍金为首的科学家越来越担心影片里的想象终会突破空间成为现实。

  由于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霍金需要利用一台机器与外界交流。受智能手机输入法启发,美英两家科技公司为霍金量身定制出一款打字软件,使这位科学家的“说话”速度提升了一倍。这种可以猜测使用者思维的软件,让霍金本身成为人工智能的受益者。但他坦言,自己时刻在担忧机器的智慧最终会反噬人类,“到时它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